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驱动支付革命:BTC闪电网络整合稳定币 开启加密新纪元
AI驱动支付基础设施:迎接加密行业的新一轮创新浪潮
引言
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活动始终以人类为基本单位。然而,AI技术的兴起正在重塑这一格局,使机器逐渐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的经济主体"——AI Agent。
此外,2025年春节期间,有消息称USDT将整合至BTC生态系统,覆盖其基础层与闪电网络。这些趋势背后,一场变革正在酝酿:AI Agent驱动的支付基础设施正以破局之势推动加密行业进入新一轮创新浪潮。从BTC的共识层到智能合约的执行层,再到当前AI驱动的应用层,加密行业很可能迎来AI、Pay Fi和BTC基础设施的范式创新,并促使Web2向Web3的自我革新——大规模采用的未来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1. 稳定币:全球支付新纪元的基石
稳定币的可编程性、跨境实用性和日益明确的监管框架,有望使其成为全球支付的标准结算货币。随着对加密货币态度友好的政策环境逐步形成,美国政府可能会逐步提供对加密货币的明确监管指引,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将逐步扩展。我们可以展望未来10年稳定币支付的美好前景:
短期(1-3年):稳定币将主导跨境汇款,提供比传统系统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借记卡/信用卡将简化消费,构建链上财富与现实世界交易之间的桥梁。
中期(3-7年):企业将因稳定币的低费用、即时结算和可编程性,越来越多地采用稳定币支付。公司将能够在加密货币和法币之间无缝转换,为顾客提供双轨制支付选择。
长期(7年及以上):稳定币将成为主流法定货币,被广泛接受用于支付甚至缴税,彻底颠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
除支付便利外,稳定币在其他领域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更易进入的平台来开发新的支付产品,无需中间商、最低余额或专有SDK。据估算,中大型企业如果能在交易中使用稳定币解决方案,企业利润可能增加2%。此外,部分国家已尝试使用稳定币进行国际贸易,以绕开传统结算体系。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稳定币正在逐步接近其市场契合点的最佳位置。这并不令人意外——它们无疑是使用美元结算的最经济方式,是最快速的全球支付工具。
2. 下一阶段:AI Agents可能成为未来应用的新用户体验层
如今,我们已不再仅仅依赖AI执行单一任务,如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或自动驾驶。相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AI Agent成为独立市场参与者的时代"。这一变化不仅限于AI驱动的金融交易、智能供应链管理,还涉及生成式AI为内容创作者、开发者和企业提供服务。更进一步,AI代理甚至能够"自主协商、交易、结算,并优化自身的资源利用率"。
去年年底,我们已经看到AI Agents重新定义了去中心化应用的场景,这一趋势的先行者是一个能够自己推广其发行代币的AI Agent。紧随其后的是其他AI Agents,它们能够自主使用代币进行交易、生成内容,甚至管理自己的加密钱包和资产。这种能力的进化催生了加密领域叙事的创新,例如一个类似某协议的新协议,但其"Pump"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代币,而是各种各样的AI Agent。
AI Agents不断进化的能力,加上开箱即用的发行平台,为AI Agent与加密货币结合的概念打开了千亿级别的市场机会。AI正在成为链上生态的活跃参与者,推动区块链应用从工具化向生态化迈进。
未来,AI将成为区块链技术的用户体验层,连接应用层和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纽带,在技术栈中同时向上和向下发挥作用。举个例子,AI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图和偏好(如安全性、收益率等),结合预测市场的实时信息,主动推荐并执行链上DeFi操作。用户无需了解不同层级的区别,甚至不需要知道跨链桥的工作原理。拓展至日常生活,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AI个人财务助理能够自主管理你的税务、保险和租金收支,动态优化投资组合,甚至根据市场变化自动执行交易。当然,在赋予AI经济自主权的同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可信执行环境(TEE)成为其关键基础设施——它通过隔离计算环境,确保AI Agent的行为完全遵循预设逻辑,且不受外部操控。例如,运行在TEE中的AI Agent,既能通过生成内容吸引用户并赚取收入,又能通过加密技术保障其资产密钥的绝对控制权。更进一步,AI可以操作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节点或验证数据,成为其分布式系统的核心执行者。
这些AI Agents的工作流和应用场景,正在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机器经济"图景:从游戏玩家到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管理者,从内容创作者到金融策略师,AI Agents将成为链上生态的核心驱动力。
3. 现有支付体系的困境:AI经济的无形枷锁
未来,AI Agent将部分代替人类,成为市场中的独立参与者,并形成一股重要力量。然而,这场机器经济的革命并非没有挑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支付"。AI革命的实现,离不开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高效、安全且去中心化的支付网络,为AI Agent提供无缝的经济交互能力。
3.1 微支付的经济失衡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AI代理正在运行高频交易策略,每秒需要完成1000笔交易,每笔交易金额仅为0.0001美元。如果使用传统支付网络,那么每笔交易至少需要支付0.30美元的手续费,这意味着AI代理每交易0.0001美元,就要付3000倍的手续费。这种荒谬的成本结构,直接导致AI经济无法在现有支付系统上运行。
3.2 结算速度的致命缺陷
对于AI代理而言,交易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持续不断的流动过程。然而,传统支付网络的结算方式却极度滞后:
AI经济需要的是毫秒级结算,但现有支付体系显然无法满足。
3.3 中心化架构的局限性
AI代理本质上是全球化的,它们并不受地理边界的限制。然而,传统支付体系却深陷在银行账户、法币合规、区域性支付规则等问题之中。
如果AI经济必须依赖现有支付体系,那么它将被人为设定的限制束缚,无法真正释放其潜力。
3.4 AI经济支付体系的五大核心需求
考虑到以上AI Agent可能的运作特点和使用场景,未来为AI服务的支付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五大核心能力:
4. 区块链支付的希望与局限
在过去几年里,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为AI经济带来了一丝希望。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和无需许可交易,使其成为传统支付体系的替代方案。然而,主流区块链仍然面临以下问题:
4.1 某网络支付的高成本
某网络是去中心化金融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但它的高交易成本使AI经济难以采用。在网络拥堵时,一笔简单的稳定币交易可能需要$10-$50的Gas费用,交易吞吐量有限,处理速度慢,难以支持AI代理的高频交易需求。
4.2 其他高性能公链的速度与中心化问题
目前加密生态已经涌现了大量高性能公链,这些公链确实提供了更快的交易处理能力,但其往往中心化程度较高,存在安全隐患。在过去几年里,部分高性能公链曾多次出现宕机情况,影响了交易稳定性。此外,大多数公链只依赖于少数验证节点,这极大可能影响支付系统的去中心化属性。
4.3 BTC主网的扩展性瓶颈
BTC作为全球最安全、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其安全性无可匹敌,但支付能力有限,BTC主网的交易吞吐量极低(仅7笔/秒),并且在遇到较大交易量请求时,其gas费飙升,使得交易费用波动较大,不适用于AI代理的小额支付。
也因此,虽然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单靠现有公链并不能完全满足AI经济的支付需求。
4.4 闪电网络——稳定币支付的新舞台
闪电网络作为BTC的首个二层扩容解决方案,不仅依托于BTC网络的安全性(拥有57000+节点和PoW机制),还通过双向支付通道实现了即时、低成本且无限扩展的交易能力。这种技术路径高度适配小额高频支付场景,同时也符合原教旨主义加密爱好者的理想——所有交易都基于BTC网络进行。目前,闪电网络已拥有15000+节点和50000+通道,展现出强大的生态潜力。
然而,闪电网络并非完美无缺。在特定资产协议出现之前,闪电网络仅支持BTC作为支付货币,应用场景极为有限。在BTC已然成为"数字黄金"的今天,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轻易花费自己持有的BTC。此时,稳定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历史,只有具备稳定价值的货币才能被广泛接受并用于日常支付场景。
毫无疑问,某公司发行的稳定币如今还是加密世界的稳定币霸主。截止今日数据某稳定币的总发行量为563亿美元,而另一稳定币的总发行量在1400亿美元之上,是第二大发行量的两倍之多。此次将稳定币整合至闪电网络,意义非凡。这一行为在用户眼里标志着一种认可——毕竟,这是真金白银的资产,其铸造背后意味着对公链安全性和易用性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带来的真实链上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