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老法师
vip
幣齡7.1年
最高等級2
用戶暫無簡介
前兩天我差點把手機扔出去。
爲啥?因爲現在嘴擼實在是卷到離譜。邀請、任務…一堆一堆,搞得我都快麻木了。說實話,本來我已經打算躺平了,結果朋友叫我去試試 平台 @Bantr_fun 上得新項目 @MorphLayer 。
一開始我心裏想:「啊不就是又一個合作公告嗎?能有啥花樣?」
但後來我仔細看了下,嗯…有點意思。
MorphLayer 我之前就聽過,作爲 L2 項目剛拿了 2000 萬融資,技術實力是硬的。而 Bantr 這東西,老實講我還真沒研究過,直到這次才發現,它玩的不是那種「刷熱度」「假繁榮」,而是真的把社交熱度轉化爲行動。你發帖子不是單純湊個聲量,而是跟註冊、錢包連接、甚至 dApp 交互綁在一起。換句話說——不是喊口號,而是看誰真的帶人來了。
這讓我想起一個很生活化的場景:就像健身房發傳單那種,很多人拿了就扔,結果沒幾個人去辦卡;但如果是朋友親自拉你一起去鍛煉,你八成還真會跟着走一趟。Bantr 就像那個「靠譜朋友」,把人拉到真正的場景裏,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而 MorphLayer 搭上 Bantr,感覺就像是「一個會修車的大師傅遇到一個會拉客的老司機」。一個有技術底子,一個懂得怎麼把人帶進來,組合起來就不是單純的喊「我們很牛」了,而是能真刀真槍地拉人上車。
讓我有點意外的是,MorphLayer 還給創作者窗口期(截止到 11 月 6 日),等於你不光能圍觀,還
FUN-0.36%
DAPP2.01%
APT-2.3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你试过吗?我真的试过。去年我想把一张我家猫的奇葩睡姿照片传到某个所谓的「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好家伙,光是搞懂怎么换他们家的代币就花了我半小时,上传等了十几分钟还没确认——最后我放弃了,真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明明只是想存个档,却被迫参加了一场区块链资格考试➕耐心训练营。
所以当群友又跟我推荐 Irys(就是 @irys_xyz)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别了吧,我又不是极客玩家。」
但!是!
我后来真的试了,结果……怎么说,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我第一次用它上传的是一段 30 秒的视频,是我家猫终于成功打开房门的「犯罪证据」。本来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泡杯茶等个五分钟,结果我刚点击上传,几秒钟,真的就几秒钟,它就告诉我:「搞定啦,这是你的永久链接。」
我当时的表情大概就是:(✧ᴗ✧)
老实讲,我甚至有点懵。这么快?永久?骗我的吧?我还反复刷新了那个链接好几次,怕它突然 404……但并没有,它就在那,稳得像我妈骂我时的台词一样。
后来我不死心,又试了更进阶的——把我写的一段小合约跟一串文本绑在一起上传。本来我以为这肯定又要折腾环境、配置节点、搞桥接什么的对吧?结果……我又错了。Irys 居然自己带执行层,还兼容 EVM,我差不多就是把代码贴上去,点几下,它就直接在链上被调用了。
那一刻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数据不是「死」的,是可以「活」的——可以被程序读、被合约用、被实时触发。
我本来以为这只
AR-4.2%
post-image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A13zvip:
堅定HODL💎
查看更多
今天羣裏都表示 ETH 要上5000刀~ 每個人都喊舒服了 不知道真的假的,我還是老老實實嘴擼好了。
繼續分享的是 @Irys_xyz 。它跟別的公鏈不太一樣,是專門用來存數據的。我覺得這個概念還挺實用的,畢竟現在鏈上需要存儲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Irys 最大的特點是能讓數據永久保存,而且可以直接在鏈上驗證和使用。比如說,開發者做去中心化應用的時候,可以把數據直接存在這裏。更厲害的是,它還能在存儲層直接處理交易邏輯,這對做 AI 插件或者鏈遊的人來說應該很方便。
我特別喜歡它的數據市場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邊可以上傳數據,另一邊可以來買數據。比如金融機構想共享數據,用這個就能避免中心化平台的麻煩。數據來源清清楚楚,誰也別想造假。
最近他們在搞一些免費參與的活動:
領測試幣:
新出的鏈遊:
銀河任務(有個打字小遊戲):
查自己打了多少字:
說實話我覺得這種項目比那些只會炒幣的有意思多了。至少是真能解決點實際問題,而且玩法也挺親民的。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玩歸玩,別太投入,畢竟區塊鏈項目風險都不小。
ETH-1.7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A13zvip:
請問irys在哪裏買?
. @OpenledgerHQ 和 @JoinSapien,一起合作了。
在我看來,這不只是簡單的聯手,而是給未來的 AI 經濟 打下一塊很硬的地基。
過去的 AI,大多是訓練好一次就不再更新的「死模型」,用的時候只能重復原本的能力,沒有實時學習,也缺少一個完整的商業信任體系。
但現在趨勢變了,AI 正在變得 活起來——它們可以一直運行,可以根據環境變化自己做決定,還能進行交易,甚至爲自己找錢、養活自己。
OpenLedger 擅長的,是讓數據和行爲在鏈上有 可驗證的證明,來源清楚、不能篡改。
Sapien 的強項,是搭建 去中心化的數據協作網路,讓數據的生產、標注、驗證,都能有透明的激勵和分配。
這兩個結合,就像給 AI 套上了一層「信任護甲」——它做的每一件事、用的每一份數據,都能查得到、信得過,還能被編程調用。
我覺得這會帶來三個很重要的變化:
AI 能自己造血
智能體不再只是賣一次模型,而是一直跑任務、收集數據、不斷優化自己,還能通過可驗證的交易賺取收入,形成長期循環。
數據價值能持續兌現
貢獻數據的人,不會只拿一次性的錢,而是每次數據被用到都能自動獲得收益。
建立全球信任的基礎設施
不同的 AI 網路能互相驗證,不必依賴某個中心化平台做擔保,而是直接用鏈上證明來合作。
想象一下,未來的 AI 可能會像公司一樣,有自己的錢包、資產、任務列表,可以跨行業、跨國家去做交易、找機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爲什麼我覺得 MNDE 可能要起飛?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 @MarinadeFinance 的治理代幣 $MNDE ,發現它被嚴重低估了。幾個關鍵點讓我覺得它可能很快翻倍,甚至更多。
1. 收入很強,但幣價沒跟上
Marinade 每年能賺近 900 萬美元,總收入已經超過 1000 萬美元。但 MNDE 的市值才 4000 多萬,算下來 P/S(市值除以收入)只有 4-5 倍。
對比其他 DeFi 項目,很多根本沒多少收入,市值卻炒到幾億甚至幾十億。MNDE 是反過來的——賺錢能力很強,但幣價沒反應。這種低估不會持續太久,一旦市場發現,漲起來可能很快。
2. 代幣回購+銷毀,供應減少
Marinade DAO 通過了一個提案,用協議收入的 40% 來回購 MNDE 並銷毀。按現在的收入算,一年大概能燒掉 10% 左右的流通量。
這就像上市公司用利潤回購股票,對幣價是實實在在的支撐。供應減少,需求不變甚至增加,價格自然容易漲。
3. 機構資金可能要來了
Marinade 已經被選爲美國首個 Solana ETF 的官方質押服務商,而且 BitGo(一家大型機構托管公司)也整合了 Marinade。這意味着以後機構買 SOL ETF 或者通過 BitGo 質押,都會間接帶動 MNDE 的需求。
機構資金一旦進場,量級和散戶完全不同,可能會徹底改變這個項目的格局。
4. Solana
MNDE-5.66%
DEFI-3.01%
SOL-1.53%
JTO1.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Theoriq:這個 AI 項目讓我覺得「安全」不是空話
區塊鏈打底,誰都別想作弊
Theoriq 用區塊鏈記錄所有操作,公開透明,改不了。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規則,不用人插手,這樣就沒法背後搞小動作。這種基礎設計就讓人放心。
加密+權限,鎖死每個角落
每個 AI 代理有自己的私鑰,別人冒充不了。還有叫 Biscuit 的權限系統,控制誰能做什麼,細到像給每個房間配了不同的鑰匙。這種細節讓我感覺,他們是真在防問題,不是做樣子。
押錢幹活,耍賴就賠
光技術不夠,Theoriq 還讓代理質押代幣。幹壞事或表現差就直接扣錢——這招狠,但有用。畢竟誰會和自己的錢過不去?
安全不是裝個鎖就完事
他們定期用 AI+人工檢查系統,像給汽車做保養。用戶也能參與治理,有問題直接提。這種「大家一起盯着」的方式,比全靠團隊靠譜多了。
數據隱私不搞一刀切
不是所有數據都塞進區塊鏈,重要的上鏈,其他的存去中心化網路。操作日志還加密,既省資源又護隱私。這種靈活處理,比那些只會喊「我們最安全」的強多了。
我的感受
Theoriq 沒吹什麼「改變世界」,但它在安全上較真的態度,反而讓我更願意相信。現在太多項目急着畫大餅,肯踏實做這種「無聊但重要」的事的團隊,太少了。
(寫到這裏,突然覺得——也許真正的創新,不一定是搞噱頭,而是先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到極致?)
#kaito # Theoriq #TheoriqAI
BTC-1.2%
KAITO-7.14%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你要問我打沒打Pump
那就是薛定諤的打
起飛了就打了 澆了就沒打
漲麻了我說梭哈了
跌穿了我說狗都不打
反正我一毛錢不掏就搞你們心態
PUMP-5.9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noma:一個讓區塊鏈變簡單的神奇系統
Anoma 是幹嘛的?
現在的區塊鏈太多了,比特幣、以太坊、Solana……每個鏈都有自己的規則,用戶想跨鏈操作特別麻煩。Anoma 的目標就是讓所有鏈互通,你只需要說「我想做什麼」,它就能自動幫你搞定,不用管背後的技術細節。
Anoma 的三大絕招
「意圖」模式:不用自己寫復雜交易,直接告訴系統「我要用 X 換 Y」或者「轉錢給朋友」,Anoma 會自動匹配最劃算的方式。
隱私保護:你的交易信息不會公開,用零知識證明(ZKP)技術隱藏敏感數據,只有該知道的人才能看到。
跨鏈自由:不管你的資產在哪個鏈上,Anoma 都能幫你一鍵轉移或交換,不用來回倒騰。
Anoma 是怎麼工作的?
你說出需求(比如「用 ETH 換 BTC」)。
最後安全完成交易,保證不會中途出錯。
爲什麼 Anoma 很重要?
現在用區塊鏈就像用十年前的手機——操作復雜、速度慢、還容易泄露隱私。Anoma 想把它變成智能手機時代:
簡單:不用懂技術,直接說人話就能操作。
隱私:你的數據你自己控制,不會被隨便曝光。
全能:未來可能會有全新的去中心化應用,比如自動匹配的借貸、社交網絡的經濟系統等等。
我的看法
我覺得 Anoma 最吸引人的就是「不用動腦」。現在的 DeFi 和跨鏈操作太燒腦了,普通用戶根本玩不轉。如果 Anoma 真能做到「你說需求,它來執行」,那絕對是大進
BTC-1.2%
ETH-1.72%
SOL-1.53%
DEFI-3.0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USDS + SparkLend:普通人也能躺賺的 DeFi 神器!
2025 年,穩定幣不再只是「穩定」了。大家都在聊收益型穩定幣,但說實話,大部分項目要麼收益不穩,要麼操作復雜。直到我試了 sUSDS——真香!
爲什麼收益型穩定幣火了?
很簡單:錢不想躺平。傳統穩定幣像 USDT、USDC 只是「存着」,但 sUSDS 這種能自動生利息。數據不會騙人:
全市場收益型穩定幣總市值突破 100 億刀
sUSDS 一年發出去 8200 萬刀收益,收益率穩在 5%-8%
這比銀行定期高多了,還隨時能提現,誰不愛?
sUSDS 爲啥靠譜?
收益真實:不是那種「高 APY 騙局」,數據公開,每天到帳。
操作無腦:存 USDS 進 SparkLend,自動變 sUSDS 開始賺利息,不用折騰。
和 SparkLend 互相成就:你存的錢越多,平台越穩,收益反而可能更高——良性循環。
操作體驗
把一半 USDS 換成 sUSDS,每天打開錢包都能看到多幾刀。雖然不多,但這種「被動收入」的感覺很踏實。
不用盯盤:不像炒幣心驚肉跳。
流動性沒丟:急需用錢時隨時換回來。
複利恐怖:利息再存進去,利滾利,長期更劃算。
普通人的機會
大機構在搶穩定幣市場,但小散戶的優勢是靈活。sUSDS+SparkLend 這種組合:
門檻低:100 刀就能開始。
風險可控:底層是主流協議,比土狗穩。
適合懶人:存完
DEFI-3.01%
USDC0.01%
DYOR-0.5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park 的透明性爲什麼值得信任?我的觀察
第一,MakerDAO 的底子很好
Spark 和 MakerDAO 關係很深。MakerDAO 做了這麼多年,DAI 穩定幣的機制已經很成熟,所有抵押資產都能查到。Spark 在這個基礎上做了 USDS,收益怎麼分配也清清楚楚。這種「老牌項目+新玩法」的組合,讓人更放心。
第二,多鏈但數據不亂
Spark 在以太坊、Optimism 這些鏈上都能用,但數據是連通的。普通用戶可能覺得跨鏈很復雜,但 Spark 通過橋接和 Superchain 生態,讓資金流向一目了然。我自己試過查交易記錄,確實比一些「單鏈項目」更方便。
第三,合作方不藏私
Spark 和 Pendle、Aave 這些協議合作時,數據接口都是公開的。比如 Pendle 的 USDS 池子收益,可以直接在 Spark 上驗證。這種「你隨便查」的態度,比那些只說空話的項目強多了。
一點個人感受
如果你也對透明性要求高,可以看看他們的官網: (不是廣告,純分享)。
SPK-4.18%
MKR-1.84%
DAI0.15%
ETH-1.7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TheoriqAI:當鏈上智能體開始“卷大腦”
已經偷偷開始“讓智能體真正動腦子”了。
📡有眼睛的智能體,才不會亂撞鏈
每筆資金流、每次價格波動,都逃不過他們的“鏈上眼神兒”,就差喊一句:“池子裏有大單進來了,準備套利!”
OLP Swarm就像AI界的復仇者聯盟:
Observer Agent 負責觀察世界,類似“鏈上卷王”;
Strategy Agent 負責出主意,指定賺錢計劃;
Execution Agent 快刀斬亂麻,合約一頓操作猛如虎;
Feedback Agent 每日復盤復健,再來個精準優化。
它們之間不是互不搭理的“AI獨狼”,而是靠事件觸發機制形成閉環,發現機會、馬上動手,還能不斷“復盤優化”。你炒幣靠手感,它們炒幣靠機制+反應速度+團隊配合,確實有點東西。
🧠 不只敘事,是下一代金融機器人生態雛形?
這不是我們熟悉的DeFi,而是一個叫做“AgentFi”的新物種在生長。
🔭 展望未來:從“炒幣外掛”到“鏈上自治生命體”?
別小看這幫會思考的代碼。他們不睡覺、不疲勞、還能自我升級。如果未來 Graph 數據源鋪開,Swarm 能協同多個公鏈,誰還需要交易員?甚至你在旅遊的時候,它已經幫你做了三次低買高賣,鏈上也開始“自動進化”了。
別說,這幫代碼真有點像“鏈上的下一代人類”。
BZZ-1.7%
AGENT-5.32%
DEFI-3.0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我嘞個騷剛 昨天刷完ALPHA 我以爲賣掉了
剛發現B2賣出失敗 還好B2漲了 😂
B22.7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派行者vip:
運氣那麼好啊!
喫瓜黨:可莫其 可莫其 哈次卡西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越來越抽象了 這難道是傳說中得鏈上上墳
真金白銀得燒啊 又漲見識了 給磕一個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一天不掃鏈 何以掃天下?
一晚不熬夜 何以悟真理?
我是鏈上夜行者 凌晨不睡不是失眠
是和Alpha賽跑 是跟機會賽道肩並肩
我是區塊鏈大天才---怕錯過得P小將
#meme
MEME-5.7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鏈上五一節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