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Gorbagana: 48小時從模因到L1鏈 社區創新重燃加密熱情
草根力量的回歸:Gorbagana如何48小時內從玩笑變成真實L1鏈
加密市場近期陷入疲軟,比特幣和以太坊價格波動不定,熱點被加密美股和穩定幣佔據。然而,最近兩天,一股久違的社區創新精神重現,帶來了一絲加密文藝復興的氣息。
6月19日,一場關於Solana品牌辨識度的社交媒體討論,催生了名爲Gorbagana的模因幣。令人驚訝的是,短短48小時後,與該幣同名的L1鏈Gorbagana Chain就上線了測試網,技術上對某知名公鏈進行了分叉。
截至目前,Gorbagana運行穩定,已處理近1400萬筆交易;其代幣$GOR市值在4天內達到3000萬美元(峯值6000萬美元)。
這一事件的有趣之處在於,從社區發布模因到建立一條新鏈僅用了2天時間,而某些知名L1項目從宣傳到上線測試網可能需要1-2年。Gorbagana沒有路線圖、白皮書和營銷策略,完全是由社交羣組中的極客和開發者推動的即興創作。
事件始於一位網友爲反駁某公鏈創始人"品牌名不那麼重要"的觀點,隨口編造了Gorbagana這個名字。隨後,社區開始了一場集體創作:
6小時後,有人發布了同名代幣$GOR,並聲明這只是個純模因。
18小時後,一羣開發者開始對某知名公鏈的代碼架構進行逆向工程,試圖分叉出新的L1。
24小時後,Gorbagana Chain的測試網上線,配備自定義RPC功能,並支持特定錢包。
48小時後,Gorbagana鏈交易量突破1000萬筆,$GOR市值峯值達6000萬美元。
整個過程展現了加密社區的創新精神:從購買模因幣,到研究區塊鏈架構,再到運行分叉鏈,社區成員知行合一,充分展示了草根力量。
然而,復制一條鏈並非易事。主流錢包因"硬編碼"無法支持Gorbagana的自定義鏈功能,這成爲了一個技術壁壘。社區開發者通過使用特定錢包的RPC自定義功能,成功讓Gorbagana在24小時內接入了原生態。
這一事件可以看作是一場"極客版"的黑客馬拉松,完全依靠社區成員的實時討論和解決方案。雖然可能是因爲投資而不得不擴大項目影響力,但這種做法充滿了技術極客的創新精神:用熱情填補技術空缺,通過協作解決問題。
相比之下,某些資金充足、團隊豪華的知名基建項目往往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落地。這不禁讓人思考:如果全力以赴,一條完備的L1推出測試網真的需要那麼長時間嗎?
草根創新具有獨特的靈活性,沒有KPI壓力,也無需考慮營銷和代幣發行的節奏。相比之下,機構級L1的發布涉及復雜的利益考量,不僅要解決技術問題,還需平衡各方利益,考慮市場行情和投資者情緒。
Gorbagana的熱度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但它證明了一個事實:在當前沉悶的市場中,活躍的草根創新力量從未消失,只是缺少激發熱情的契機。這一事件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加密世界原初魅力的記憶,那時創新更多依靠草根創意,而非資本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