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香港高院创新禁制令 直接冻结加密钱包资产
加密货币市场的新局面与香港司法的创新举措
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在加密货币领域做出了一项开创性的司法判决,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这一判决不仅对加密货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也为解决相关法律纠纷提供了新思路。
香港高等法院发布创新禁制令
去年年末,香港高等法院发布了一项针对加密货币钱包的禁制令,这一举措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案件起因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香港私人公司遭遇电信诈骗,损失近260万USDT。公司迅速通过法律渠道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要求对涉案的两个Tron钱包地址发布禁制令,以冻结其中的资产。
法院迅速做出反应,副法官Douglas Lam签发了资产冻结禁制令。值得注意的是,法院通过一家科技公司,直接向涉案钱包地址发出了该禁制令。这种做法相当于在区块链上进行了一次"铭文",任何与这两个钱包进行交易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禁令。
根据香港法律,违反禁制令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被判藐视法庭罪、入狱或罚款。这一举措有效地限制了涉案钱包中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受害方的利益。
判决的重大意义
这项判决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应对了加密货币交易中的匿名性问题。传统上,由于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匿名特性,执法机关难以追踪到钱包背后的实际控制人,这使得许多涉及加密货币的纠纷难以通过常规法律途径解决。
香港高等法院的这一创新做法,直接以钱包地址作为被告,绕过了传统诉讼中需要明确被告身份的要求。这不仅解决了"只知钱包、不知真人"的难题,也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加密货币的"安全性"重新定义
这一判决也引发了对加密货币"安全性"的重新思考。过去,一些投资者认为加密货币钱包的匿名性可以在法律纠纷中"保全"资产。然而,香港高等法院的这一举措表明,即使是匿名化的钱包也无法完全逃脱司法管辖。
这一先例意味着,即便交易所或稳定币发行方不配合,司法机关仍然可以直接向钱包地址发出司法指令。这无疑缩小了利用加密货币匿名特性规避法律的空间。
香港加密货币法律框架的演进
回顾香港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司法建设,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重要里程碑:
2023年初的Gatecoin案首次认定加密货币在香港法下属于"财产",为其提供了法律保护的基础。
稳定币法案的出台,为法币挂钩稳定币提供了合规路径,加强了金融安全。
最新的禁制令案例,通过区块链技术直接向钱包地址发送司法指令,提升了司法保护的效力。
这些进展表明,香港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新技术环境下维护法律秩序,同时为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香港司法机关的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瞻性,也为解决加密货币相关纠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些创新将有助于香港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也为全球其他司法管辖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