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太坊再造:恢复对 ETH 的控制与价值」一文中,他首先提到了当初 2021 年的 Web 3 愿景已逐渐消退,以太坊也遭遇重大挫折。不仅社群不再认同 Web 3 愿景,以太坊还面临来自 Solana 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有了外患还有内忧,L2 的分裂、价值累积侵蚀、生态系统控制稀释以及凝聚力不足都进一步削弱了以太坊。
Momir Amidzic 指出这些问题影响了 ETH 的经济价值,随着 L2 的崛起也削弱了以太坊的影响力。这些问题最终导致 ETH 价格出现了剧烈的回条。对此 Momir Amidzic 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强化 L2 互操作性、优先发展以 ETH 为中心的基础设施,以及采取果断且以绩效为导向的领导。他指出以太坊有坚实的基础设施和充满活力的开发者是其优势,但必须迅速且有策略地行动,以恢复 ETH 的地位。
以太坊引以为傲的价值已被虚无主义取代
现阶段以太坊从 Web 3 的狂热转向更为清醒的现实,导致对以太坊核心价值主张的重新评估。曾经理想化的去中心化愿景丶用户自主权,现已被对加密行业的更为愤世嫉俗的看法所取代,认为它不过是比特币和数字赌场。这种情绪转变对以太坊影响尤为严重。
还有一元素加剧了该现象,以太坊不再是 Web 3 愿景的唯一代表。Solana 正崛起为加密消费者活动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识别以太坊最紧迫的战略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不断演变的格局。不过本文专注于探讨 L2 相关议题。
L2 的分裂对以太坊丶用户丶协议是三输
Momir Amidzic 指出 Layer 2 的分裂破坏了用户体验和流动性。这影响了以太坊主网的可组合性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当今的竞争者如 Solana 中仍然明显。对于用户来说,不一致的协议、标准和跨链麻烦,减弱了以太坊最初承诺的无缝互动体验。开发者则需要在多个 L2 上维护协议,造成多余负担,而新创公司则必须面对复杂的 Go To Market 策略,被迫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各 L2 的用户。
L2 的兴起影响了 ETH 的价值累积,回流以太坊主网的资金减少。这种转变将经济利益从 ETH 持有者转移到 L2 代币持有者 (笔者补充:大部分 L2 代币价格从高点下滑 80~90%),削弱了因投资目的持有 ETH 的诱因。虽然这一趋势明显降低了 ETH 作为生产性资产的价值,但对于任何 L1 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是作为最成熟的公链,以太坊首先面临了这一问题。
虽然 ETH 最终可能在价值储存方面展现出明显优于 BTC 的优势,但这一转变可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 ETH 无法承受等待这么久。在此期间,以太坊必须开创独特的叙事以维持其相关性。
Momir Amidzic 认为将 ETH 定位为「货币」及纯净的链上抵押品,为未来十年提供了最有前景的路径。虽然稳定币作为支付媒介主导着链上金融,但它们仍然依赖于链下帐本。区块链原生、不可阻挡的货币角色尚未被确立,而 ETH 独特地处于抓住这一机会的位置。然而,这需要以太坊重新掌控其生态系统的通用层,并优先推动 ETH 的采用,而非包装 ETH 标准的扩散。
投资众多 L2 的 IOSG 合伙人:以太坊应放弃对中立性的承诺,转向绩效导向
日前投资多个以太坊 Layer 2 的风投机构 IOSG 合伙人 Momir Amidzic 在推特文章聊到了以太坊及 Layer 2 该何去何从,事实上该文是接续他先前「以太坊再造:恢复对 ETH 的控制与价值」的文章。IOSG 投资部位包含 Arbitrum丶zkSync丶Stacks丶BOB丶Taiko丶StarkWare丶Aztec Network 等涵盖以太坊丶比特币的 Layer 2。
以太坊面临内忧外患
在「以太坊再造:恢复对 ETH 的控制与价值」一文中,他首先提到了当初 2021 年的 Web 3 愿景已逐渐消退,以太坊也遭遇重大挫折。不仅社群不再认同 Web 3 愿景,以太坊还面临来自 Solana 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有了外患还有内忧,L2 的分裂、价值累积侵蚀、生态系统控制稀释以及凝聚力不足都进一步削弱了以太坊。
Momir Amidzic 指出这些问题影响了 ETH 的经济价值,随着 L2 的崛起也削弱了以太坊的影响力。这些问题最终导致 ETH 价格出现了剧烈的回条。对此 Momir Amidzic 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强化 L2 互操作性、优先发展以 ETH 为中心的基础设施,以及采取果断且以绩效为导向的领导。他指出以太坊有坚实的基础设施和充满活力的开发者是其优势,但必须迅速且有策略地行动,以恢复 ETH 的地位。
以太坊引以为傲的价值已被虚无主义取代
现阶段以太坊从 Web 3 的狂热转向更为清醒的现实,导致对以太坊核心价值主张的重新评估。曾经理想化的去中心化愿景丶用户自主权,现已被对加密行业的更为愤世嫉俗的看法所取代,认为它不过是比特币和数字赌场。这种情绪转变对以太坊影响尤为严重。
还有一元素加剧了该现象,以太坊不再是 Web 3 愿景的唯一代表。Solana 正崛起为加密消费者活动的中心。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识别以太坊最紧迫的战略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不断演变的格局。不过本文专注于探讨 L2 相关议题。
L2 的分裂对以太坊丶用户丶协议是三输
Momir Amidzic 指出 Layer 2 的分裂破坏了用户体验和流动性。这影响了以太坊主网的可组合性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当今的竞争者如 Solana 中仍然明显。对于用户来说,不一致的协议、标准和跨链麻烦,减弱了以太坊最初承诺的无缝互动体验。开发者则需要在多个 L2 上维护协议,造成多余负担,而新创公司则必须面对复杂的 Go To Market 策略,被迫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在各 L2 的用户。
更关键的是,以太坊决定将 Layer 2 设定为主流的扩容方案,这有可能削弱其对自身生态系统的控制力,因为 Layer 2 事实上是由第三方开发运作,形同以太坊将扩容方案外包。随着 Layer 2 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形成网路效应,进而演变成强大的护城河。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执行层 (Layer 2) 相对于以太坊的结算层表现更亮眼,形成杠杆作用,导致未来的以太坊社群忽视结算层的重要性。资产可能开始原生存在于执行层 (Layer 2),降低以太坊作为结算层的影响力和价值累积潜力,结算层逐渐被商品化。
笔者补充:将区块链分为资料可用性层、执行层、结算层、排序器层、聚合层,Layer 2 的作法通常是使用自己的执行层执行交易,再将交易资料丢上以太坊主网做结算。根据共识机制 (Opmistic丶zk) 的不同,交易终局时间也有所不同。
(模组化叙事东山再起!结算层、执行层与聚合层如何带来新机会?)
L2 兴起影响 ETH 价值累积
L2 的兴起影响了 ETH 的价值累积,回流以太坊主网的资金减少。这种转变将经济利益从 ETH 持有者转移到 L2 代币持有者 (笔者补充:大部分 L2 代币价格从高点下滑 80~90%),削弱了因投资目的持有 ETH 的诱因。虽然这一趋势明显降低了 ETH 作为生产性资产的价值,但对于任何 L1 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是作为最成熟的公链,以太坊首先面临了这一问题。
但 Momir Amidzic 也坦言 Solana 这类单体链甚至 L2 本身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以太坊也面临着重大的领导挑战,在以太坊社群内,现实的绩效目标需要与理想主义相平衡,这可能会让进度变缓慢。ETH 持有者缺乏直接影响策略性关键决策的机制,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不满意时出售其代币。
不过 Momir Amidzic 也指出事后看来,这些问题很容易被定义,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能是出于监管考量以及减轻国家针对风险的结果,而非真正缺乏对治理和领导的洞察力。
以太坊应推动 L2 互操作标准
Momir Amidzic 提出的解方之一是让 Layer 2 弱肉强食,留下 2~3 个有活动的主流 L2,而其他则会逐渐消失,或着转向为特定使用场景服务的应用 rollup。另一个则是建立健全的互操作性标准,减少整个 rollup 生态系统的摩擦,降低任何单一 rollup 建立主导护城河的可能性。
他认为以太坊应该主动推动后者,趁还对 L2 有影响力时强制执行互操作性标准。他指出这种影响力正日益减弱,且以太坊拖延越久,该策略的效果就越差。若建议统一的 L2 生态系统,以太坊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并加强其对抗单一区块链的竞争力。
但只依赖市场驱动的整合,对 ETH 来说风险极大。每个 Layer 2 很可能会优先考虑其自身代币的价值累积,将 ETH 挤到一旁,削弱 Ethereum 的经济模型。为避免这种结果,Ethereum 必须果断行动,塑造其 L2 生态系统,确保价值和控制权仍与主网及 ETH 绑定。
ETH 定位为货币及纯净链上抵押品
生产性资产叙事并非 L1 代币 (包含以太坊) 的可持续长期策略。L1 捕捉大多数 MEV 的窗口期很可能只剩未来五年,因为价值累积持续向上层转移。与此同时,价值储存叙事已被 BTC 稳固占据,几乎没有空间容纳第二种资产。如果 ETH 尝试在此竞争,市场可能会将其视为「穷人的 $BTC」。类似于白银作为黄金的次级替代品的历史定位。
虽然 ETH 最终可能在价值储存方面展现出明显优于 BTC 的优势,但这一转变可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 ETH 无法承受等待这么久。在此期间,以太坊必须开创独特的叙事以维持其相关性。
Momir Amidzic 认为将 ETH 定位为「货币」及纯净的链上抵押品,为未来十年提供了最有前景的路径。虽然稳定币作为支付媒介主导着链上金融,但它们仍然依赖于链下帐本。区块链原生、不可阻挡的货币角色尚未被确立,而 ETH 独特地处于抓住这一机会的位置。然而,这需要以太坊重新掌控其生态系统的通用层,并优先推动 ETH 的采用,而非包装 ETH 标准的扩散。
以太坊有两种方式能确立生态系所有权
有两种方式能重新确立以太坊生态系统所有权:
扩展以太坊的 L1 层,将性能提升至那些更中心化但性能更佳的竞品水准,,确保消费者应用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体验无延迟。
推出以太坊原生的 Layer 2,并将所有业务开发和采用努力集中于此 Layer 2。将活动集中于 ETH 拥有的基础设施,以太坊可以加强 ETH 在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太坊必须从过时的 ETH 对齐范式转变为 ETH 拥有的生态系统模型,优先考虑直接控制并最大化 ETH 的价值累积。
然而,重新掌控生态系统控制权与加强 ETH 采用率都是微妙的决策,这些决策有可能疏远关键贡献者,如 rollups 和流动质押提供者。以太坊必须谨慎应对,平衡控制需求与社群分裂的风险,以确保 ETH 能成功建立其作为生态系统基石的新叙事。
(以太坊扩容方案 R1 登场!主打不发币募资,新一代 L2 强调去中心化与公益性)
IOSG 合伙人替以太坊抓药单:转向绩效导向
最后,Momir Amidzic 明确指出以太坊的领导层必须演进,以应对其治理和策略挑战。以太坊领导者应该以绩效为导向,具备更强的紧迫感,并采取务实的生态系统发展方法。这种演进需要放弃过去对可信中立性的承诺,因为这种承诺阻碍了决策,特别是在开发以太坊产品线和将 ETH 定位为具竞争力资产方面。
此外,市场已表达对于以太坊将关键基础设施,从 rollups 到质押,外包给分散实体的不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太坊必须从过时的与 ETH 对齐的范式转向由 ETH 拥有的模式,确保关键基础设施统一在单一代号:$ETH 之下。这一转变将强化 ETH 的核心地位,并恢复市场对以太坊战略方向的信心。
对 L2 及以太坊来说怎么做最好?风投合伙人给出建议
在 5 月 9 号的文章中,Momir Amidzic 进一步指出他认为从以太坊及 L2 的角度,应该怎么做最好。
对以太坊来说的最佳策略手册:
拥有关键基础设施:关于 L2,收购现有的或开发新的通用解决方案 (Ethereum R1),将价值承诺给 ETH。虽然专用的 rollup 可扩展、创新并吸引机构,但以太坊必须控制通用的 L2 活动。
强制执行互操作性标准,以解决流动性碎片化问题,先于市场力量自行解决。市场解决将导致 2-3 个主导的 L2,对基层具有杠杆作用,控制生态系统和资产发行。互操作性确保 L1 的长期价值。
L2 的最佳策略手册:
主要的 L2 (Base、Arbitrum):
L1 导入流动性到 L2,以实现网路效应和生态系统主导地位,与 Solana 的整合方法竞争。
忽略更广泛的互操作性标准,专注于其生态系统内的标准。
积极将机构引入其 L2 (无论以太坊策略如何,仅限于当前的 L2)
较不具主导地位的 L2:
支持更广泛的互通标准,以削弱主导 L2 的护城河。
积极引入机构使用专门化的 L2 。
这篇文章 投资众多 L2 的 IOSG 合伙人:以太坊应放弃对中立性的承诺,转向绩效导向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