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微策略 Michael Saylor 超深度詳談 BTC 為何是全球最強避險資產,沒有之一
微策略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近日接受阿拉伯衛星電視台訪問,詳述全球經濟變局,闡釋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與終極避風港的投資邏輯,並預測其上兆美元市值的未來。 (前情提要:微策略再推210億美元新融資計劃,無懼比特幣Q1虧損59億美元「繼續買買買」) (背景補充:微策略花14.2億美元「再買15,355枚BTC」總持倉突破55萬枚比特幣、MSTR一個月飆漲27%) 全球經濟市場目前處在不確定性的迷霧當中,微策略(Strategy)創辦人賽勒 (Michael Saylor) 近日接受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專訪時,深入剖析了他對當前經濟格局的觀察以及比特幣作為核心數位資本的獨特價值,下文動區為您做重點整理。 賽勒認為,目前世界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現狀轉變,傳統資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比特幣則代表了 21 世紀最優質的投資機遇與財富保值工具。 賽勒首先指出,過去數個月來全球經濟陷入混亂,主要源於對未來貿易流動方向的未知。他強調當前要以歷史經驗進行線性推斷是錯誤的,實際發展往往出乎意料。 當全球對非主權價值儲存資產的熱情空前高漲的時刻,比特幣的吸引力尤為突出。對於尋求規避交易對手風險、貨幣風險並融入全球技術現象的投資者而言,比特幣提供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賽勒堅信: 比特幣作為避風港遠勝黃金,預計其價值將是黃金的 10 倍以上,並且在達到該規模後,仍能以每年 20% 的速度持續增長…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資理念,沒有第二個能與之媲美。 傳統資產的困境與比特幣的優勢 賽勒進一步分析,全球經濟中約有 450 兆美元的財富以價值儲存資產的形式存在,這些通常被稱為長期資本。傳統上,這些資本會流向房地產、私募股權、公開市場股票、或收藏品。 然而,這些 20 世紀的資產類別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房地產面臨自然災害、租金管制和關稅的威脅;私募股權和公開市場股票則受到政治風向變化的深刻影響,「人算不如天算」的情況屢見不鮮;債券作為貨幣衍生品,同樣隱含巨大風險;藝術品等收藏品則面臨文化價值變遷的風險,一旦文化不再推崇畢卡索,其價值便會縮水。 在 21 世紀,問題的核心是如何保住你的錢? 當世界不確定性日益增加,人們對政府、貨幣及傳統商業模式的信心正在流失。例如,一家擁有百萬員工的成功企業,可能因機器人自動化而裁掉 95% 的員工,科技、政治、貨幣政策帶來的風險無處不在。 富人階層的首要任務便是逃離風險。賽勒指出,無論是西伯利亞的房地產、非洲的資產,還是巴西、墨西哥、俄羅斯等任何國家的資產,若有機會轉換成比特幣,多數人都會欣然接受。 全球宏觀經濟的總體趨勢是,資本傾向於流向最安全的網路,例如美國資產和美元。即使在加密貨幣行業內部,數位美元的需求也遠超數位歐元,後者僅佔 1%「強者恆強,這是世界的選擇。」 賽勒認為,人們將資金從 20 世紀的類比資產轉換到 21 世紀的數位資產,從受民族國家風險(如烏克蘭、俄羅斯,甚至美國本土)影響的資產轉換到超然於這些風險的資產,是理性的必然。 比特幣的崛起並非投機或偶然,而是時間的無情推演,促使明智、消息靈通的資本家透過將 20 世紀資產轉換為數位資產來剝離其投資組合的風險。 「這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在網路空間中,沒有颱風、沒有關稅、沒有貨幣貶值、沒有銀行竊取資金、也沒有戰爭。 比特幣:完美資本而非日常支付貨幣 針對比特幣是否為長期對沖工具的疑問?賽勒給予肯定,並將其視為未來本身。 他預測比特幣將從目前的約 2 兆美元市值,在未來 4~8 年內增長至 20 兆美元,並在 20 年內達到 200 兆美元,其個人預測是在 2045 年達到約 280 兆美元。 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質疑,賽勒解釋道,貨幣的經典定義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可互換、可銷售的商品資產。黃金在 19 世紀是健全貨幣的最佳代表,但在 20 世紀,其速度無法滿足需求:無法在一小時內跨大西洋轉移,也無法支持全球 4 億家公司的結算。 而比特幣作為 21 世紀的「數位黃金」,是流動性、可互換性、可銷售性更佳的商品資產。它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百億美元級別的轉移,可以部署在數十億部手機上,可以每秒百萬次的速度轉換,並且其通脹率為 0%,意味著財富的半衰期是永恆的,這與黃金每年 2% 的通脹(財富半衰期 35 年)形成鮮明對比。 「比特幣代表了完美貨幣,代表了完美資本。」賽勒說。 那麼,為何不用它來支付日常用品呢?他解釋說貨幣有兩個面向:高頻支付(貨幣)和長期儲值(資本)。 人們用法幣(如美元、歐元、披索)購買咖啡,這些貨幣通常不會長期持有。富人不會將大部分淨資產以美元儲存,而是投資於資本品,如土地、球隊、股權等,這些資產可以持有 4~400 年。 比特幣正是這種「完美資本」可以代代相傳。他以邁阿密海灘的房產為例,1930 年價值 10 萬美元的房子如今價值 1 億美元,而同期美元價值則大幅縮水。結論是,日常支付應使用弱勢的法定貨幣,而儲蓄和投資則應選擇能對抗通脹的資本資產。最明智的交易便是借入正在貶值的法幣,購買像比特幣這樣的資本資產。 數位資產分類與監管的未來 賽勒將數位資產分為四類:數位商品(如比特幣,市值潛力 400 兆美元)、數位貨幣(如穩定幣,用於交易媒介,潛力 10 兆美元)、數位證券(代幣化的股票和債券)以及數位代幣(如名人幣、粉絲俱樂部代幣,如川普幣)。 他認為川普幣這類數位代幣的價值取決於發行人賦予其的效用,例如提供獨家晚宴邀請或優先購票權。這些代幣的發展並不會對美元或比特幣構成威脅。比特幣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一群互不信任的富裕家族為了永久保存財富,共同創建並運行了一個去中心化、由不可篡改軟件驅動的網路空間程序。 談及歐洲央行對穩定幣和數位貨幣的擔憂,賽勒認為未來是數位的,抵制數位化趨勢只會讓自身被時代拋棄,就像夜間的朝鮮地圖一樣,因缺乏電力而一片黑暗。 他建議白宮應制定清晰的監管框架,為代幣、貨幣、數位證券和數位商品建立分類法,允許發行人合規發行,並確保其承擔道德、經濟、刑事和民事責任。一旦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