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討論韓元穩定幣了。
這一次,我終於明白監管機關為什麼急於推動穩定幣的發展。
我認為自己已經看穿他們真正的動機!
我們先來看看《金融新聞》的報導:
前經濟與財政部第二副部長安某,近日聯合經濟與財政部、韓國銀行、金融服務委員會、韓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等部門,組成工作小組,起草韓元計價穩定幣相關立法草案。
(……)
安某辦公室的計畫不僅包括穩定幣發行方的資格和許可要求,還涵蓋抵押資產標準、貨幣政策管理、外匯交易監督及用戶保護機制等多項規範。
身為安某韓元穩定幣工作小組成員、韓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的黃世雲強調,只有符合嚴格進入標準的機構才能獲准發行穩定幣,而且發行資格須以正式許可制度授予。
簡單來說,發行韓元穩定幣很可能必須取得政府核准。
那麼,誰最有可能通過審核?也許是和政府關係密切的人士,或者是那些已經暗示正著手相關業務的大企業?
至於誰會成為這項倉促政策的最終贏家仍未明朗,不過市場似乎已提前展開部分企業的激烈角逐。
KakaoPay無疑是最有機會受益於韓元穩定幣的代表之一,因為它已是韓國最大支付應用之一。
KakaoPay率先出擊,Kakao集團也計畫推出自有銀行 KakaoBank,進一步推動穩定幣布局。
看來,韓國「韭菜」又要被收割一波,而「看不見的手」正悄悄操控一切。
這只手真的是看不見嗎?還是其實早有人洞悉背後操作?
為我們捕捉到(可能的)官員在宣稱自己沒有證券資產的同時進行股票交易的畫面。
照片顯示,韓國共同民主黨議員李春錫在國會大廈裡以他人名義操作股票。
根據網路媒體《The Fact》報導,前一天李主席於國會全體會議期間,透過手機證券交易軟體買賣包括Naver在內的多檔股票。但問題在於,照片上的帳戶姓名不是「李春錫」,而是其助理車某。
(……)
雖然在10個月內出現兩張類似照片,但截至去年12月31日,李主席的財產申報仍顯示本人及家屬都未持有任何證券。根據《金融實名交易與保密法》,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以真實姓名進行。若以他人名義交易且目的為隱匿資產等非法行為,最高可判處5年有期徒刑,或處以最高5000萬韓元罰款。
「我才不管後面攝影機能125倍變焦,投票YES時,順手盯一下這些小傢伙的拉抬行情,真是無語。」
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真的涉及內線交易,但利用助理帳戶操作本身就疑點重重。
談到犯罪,許多行為其實掛著「科普」的名號。
在上面影片第17:06處,發言者稱K-Pop和韓流可能是韓元穩定幣的絕佳應用場景,本質上直接複製政客推動法案時的說詞。
最令我震驚的不是影片內容,而是留言區。幾乎清一色都是對頻道主的失望:
「你怎麼了?要參選議員嗎?」
「看來之前真是高估孝石了……」
「到底怎麼回事?被政府強迫發這影片了嗎?哈哈……唉。」
但看到有人質疑這種洗腦操作反而讓我憂心,因為這些敢說的人可能只是少數。
多數人根本不關心穩定幣是什麼,更不在意運作原理。只有具備金融素養的人才會主動思考與關注這類議題。
現政府支持率高達65%。當然100美元現金券絕對「毫無影響」!
繼續撒錢,目標終將實現。
WAG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