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文”博弈背後站著嗷嗷待哺的比特幣生態

新手12/12/2023, 6:10:52 PM
本文探討比特幣銘文於社群爭論中再次出圈,背後藏著渴望多元的比特幣生態。

“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12月7日凌晨,Luke Dashjr在回網友答覆時似乎爲銘文的生存留了些許空間。

12月6日,這位Bitcoin Core的核心開髮者在X上對最近爆火的比特幣銘文展開炮轟,認爲那些給比特幣最小單位“聰(Sat)”編碼、刻録數據的銘文“正利用Bitcoin Core漏洞曏區塊鏈網絡髮送垃圾信息”,是一場“騙局”,會影響比特幣的採用從而間接損害BTC的價值。

Bitcoin Core是比特幣網絡的軟件繫統,Luke在後續的回網友答覆時錶示,將在明年的V27版本前修覆漏洞,這意味著銘文將在比特幣網絡中不覆存在。

Luke這波髮言及回覆立馬掀起軒然大波。先是銘文市場最火代幣ORDI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一度從60美元附近跌到了40美元。

而針對Bitcoin Core應不應該、有沒有權力鏟除銘文的爭論,不僅牽出了比特幣礦工與核心開髮者的對立,甚至引髮了比特幣硬分叉的擔憂,“2017年分叉事件”的回憶攻擊到不少幣圈老人。

要知道,因Ordinals協議出現的爲Sats編碼以及用BRC-20方式在比特幣網絡上髮行加密資産的方式,從年初至今已創造出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上千萬種銘文在其中流通,有幾十萬人持有,還因造成比特幣網絡擁堵而爲礦工群體帶來了巨量手續費收入。

銘文參與者和部分礦工自然站到了一起,反對Luke代錶的Bitcoin Core貿然修覆“所謂的漏洞”。

爭議隨著12月7日凌晨Luke的髮言有所平息,而更多承接銘文的解決方案也快速跳了出來。比特幣銘文以這場“博弈大戲”再次出圈,背後藏著一個嗷嗷待哺、渴望多元的比特幣生態。

“垃圾信息”論引銘文生死危機

12月6日上午,在ORDI價格衝高回落的時段裡,Luke Dashjr的炮轟開始了。

“銘文(Inscriptions)正在利用比特幣核心客戶端Bitcoin Core 的一個漏洞曏區塊鏈髮送垃圾信息。自 2013 年以來,Bitcoin Core 允許用戶設置在轉髮或挖礦交易時的額外數據大小限製 (‘-datacarriersize’)。銘文通過將其數據僞裝爲程序代碼,繞過了這個限製。”

Bitcoin Core的核心開髮者Luke在X上的這段髮言快速引髮Web3世界關註,他錶示,盡管漏洞在最近的Knots v25.1中得到修覆,但不徹底,他希望在明年的v27版本之前最終修覆漏洞。

對此,有用戶曏他提問:如果該“漏洞”被修覆了,Ordinals、BRC-20代幣將不再存在?Luke回答“是的”,還加碼了一句,“銘文本不該存在,從頭開始就是場‘騙局’。”

Luke口中本不該存在的“銘文”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快一年,如今已經帶來了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的銘文代幣炒作市場,上千萬個銘文帶著以時間先後排序的編號和録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信息的元數據,被記録在比特幣最小可分割單位的Sat(聰)上,併被打包進比特幣區塊鏈網絡中。

持有這些銘文代幣的用戶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了。更不用説,銘文還爲打包它們的比特幣礦工帶來了巨額的收益。

如今,這樣一個事物爲何受到了比特幣核心開髮者的反對?

事實上,今年5月,銘文造成的比特幣網絡擁堵和手續費飆升的顯現就引髮了開髮者社區的關註。

5月7日,在比特幣開髮者郵件列錶上,一個主題爲“作爲開髮人員,我們是否應該拒絶來自全節點的非標準Taproot交易?”的郵件引髮了討論。

Taproot是比特幣網絡升級中的一部分,於2021年11月14日實施,目標是改變比特幣腳本的運行方式,以提高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甚至能提高比特幣網絡處理智能合約的能力。


今年5月開髮者針對BRC-20的郵件

髮件人Ali Sherief認爲,BRC-20這樣副項目正如它的創建者説的那樣“一文不值”,而且威脅到了比特幣網絡作爲“點對點的數字貨幣支付繫統”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網絡擁堵和交易費上升。

Ali提出,是否應該採取行動修補定義Tapoot腳本的BIP 342中的漏洞,或者在節點級別強審查併刪除所有非標準的Taproot事務。

在這封郵件下,倫敦比特幣開髮聚會小組的組織者Michael Folkson回覆,比特幣應該保持現狀,因爲“共識規則已經製定,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了,”Michael指出,“你可能不喜歡這個用例,但假設你開始玩打地鼠游戲,怎樣才能阻止一年內出現一群人宣布反對你的用例呢?”

而此次炮轟BRC-20的銘文Luke Dashjr當時就在這個主題郵件下錶態,“幾個月前就應該採取行動,”他説,“從第一天起,垃圾信息過濾就是比特幣核心的標準組成部分。”

事實上,Luke在今年2月就創建了一個名爲“Ordisrespector”的補丁過濾器,它可以檢測併拒絶Ordinals銘文交易,這些交易被他視作垃圾信息。但從現在銘文充斥市場的結果看,這個補丁併沒有髮生作用。

也正如Ali在主題郵件中提到的那樣,如果解決這種非標準的Taproot事務,必然會影響比特幣社區中礦工群體的利益。這次,Luke對銘文展開的公開“討伐”,首先站出來的就是礦工圈的意見領袖。

“比特幣不是以太坊,開髮者説了不算。”比特幣第三大礦池運營商魚池的聯合創始人神魚在Luke髮言後率先錶態。

開髮者與礦工的對立又迅速引起新的擔憂:比特幣網絡會不會再來一次因共識不衕的導緻的硬分叉。

上一次,兩方人馬針對比特幣區塊大小的共識之爭從2015年開始持續了2年,最終在2017年8月以礦工主導的硬分叉落幕,誕生了堅持大區塊的Bitcoin Chash鏈,一度分流了不少比特幣礦工。

礦工或多或少會因爲利益原因維護銘文市場,另一些銘文的支持者則認爲,Bitcoin Core如果採納了Luke的方式,將銘文從比特幣網絡中刪除,這直接違背了比特幣的“抗審查性”和“去中心化”,而且也相當於否認了上一次建立在共識基礎之上的Taproot升級。

事關銘文生死的辯論持續了一天,12月7日,有用戶仍在提問,“是不是隻要有一個礦工不選擇退出,該礦工仍然可以處理區塊鏈上的銘文交易呢?”引髮這場“戰火”的Luke錶示,“我們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

這樣的錶達總算暫時平息了爭議。那麽,銘文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存在於比特幣網絡上?這就要從銘文的出現開始梳理。

銘文激增造成比特幣網絡擁堵

“銘文”概念因開髮者Casey Rodarmor創建的Ordinals協議而起,該協議於今年初誕生。3月時,另一名開髮者Domo又在這個協議基礎上創造了BRC-20銘文(Bitcoin Inscription)的玩法。

簡單來説,Ordinals是一種可以在比特幣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Sats(聰)”上刻入數據的協議(註:1 BTC等於1億聰,所以1 Sat = 0.00000001 BTC)。開髮者做了一個實驗,他追蹤比特幣的每1 Sat後,按照時間順序爲它們編了號。

按比特幣網絡的技術規則,這些編好號的Sat們還允許寫入一些有容量限製的數據。

於是,有協議,有規則,就有個名叫推特名叫@domodata的網友坐不住了,創造了BRC-20銘文,其實就是往Sats上輸入元數據,這個過程被稱爲Inscribe(銘刻)。而小字節的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內容都能以數據的方式寫入Sats,被寫進去的東西就叫作“BRC-20銘文”。

如此一來,按時序編號、有不衕銘文的Sats就變得很獨特。這很符合不可替代代幣“NFT”的概念,甚至比以太坊網絡上的NFT還NFT,因爲Sats裡的內容可真是在刻在比特幣鏈上的。相比之下,以太坊等區塊鏈網絡上生成的NFT更像是編號唯一的證書,而被NFT證書證明的那些圖片、視頻等內容,往往不存儲在或説記録在鏈上。

編號、銘刻,兩個實驗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盡管@domodata在BRC-20的白皮書上明確了“這隻是一個有趣的實驗標準”,還“強烈反對根據這個設計做出任何財務決策”,但玩家還是一擁而上,開始利用Ordinals協議和BRC-20方式整起花活。

如果Sats裡是不衕註釋、不衕內容,那麽這樣的Sats就屬於不可替代的NFT;如果打相衕註釋、相衕內容,那就是可替代的代幣,相當於利用Ordinals協議和BRC-20方式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髮行衕質化的加密資産,出來的Sats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有編號的鈔票”。

圖片類BRC-20銘文

“比特幣銘文——刻録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區塊鏈網絡上的內容”,那種浪漫感、珍貴感是不一下就出來了。

一旦這種“鑽戒式”的營銷話術出現,有用戶、有流量支撐的流通市場就很難避免。很快,紀念Ordinals協議的代幣ORDI、專門存儲和收髮各種BRC-20銘文的錢包、去中心化交易所都來了,一個圍繞比特幣銘文的生態就此活躍起來。

BRC-20銘文市場數據

有數據統計,截至12月7日,比特幣網絡上已經産生了5.63萬種BRC-20銘文,共有30.64萬持有者,總市值達1.11萬億美元。

而最近大漲至4.3萬美元附近的比特幣,總市值爲8588億美元,整個加密資産市場的總市值是1.65萬億美元,足見銘文炒作市場的強勢。在國內,知名二手交易平颱閒魚上都出現了“銘文代打”服務、“銘文零基礎入門教程”等掛售信息。

閒魚上出現了BRC-20信息

然而,比特幣銘文也著實帶來了負麵影響。

要知道打出的銘文數據都會以區塊形式被打包進比特幣網絡,而每個區塊的1M容量是固定。這個網絡原本的容量、速度就堪憂,新增的銘文數據讓比特幣網絡的塊數據增加,出塊速度變慢了,俗稱“擁堵”,無形中影響了比特幣的交易速率,交易手續費也隨之飆升。

今年5月和11月,比特幣全網手續費兩度出現異常。尤其是5月9日,全網手續費一度達到3.909 BTC,時值11.11萬美元。

5月9日比特幣網絡手續費數據

網絡擁堵,手續費變高這件事,比特幣的交易者併不樂見,而負責比特幣網絡出塊、維護網絡安全以此賺取手續費的礦工想必是開心的,畢竟,他們不僅在過去2年的加密熊市中遭遇了收入鋭減,還將要麵對明年4、5月份到來的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的規則。

根據Blockchain.com的數據,就在BRC-20銘文再度火爆的11 月,直接將11月12日的比特幣日挖礦獎勵推高至4400萬美元,這是2023 年以來的第一次,上次出現還是在 2022 年 4月。

另據11月24日Dune數據顯示,Ordinals協議的銘文纍計創造的比特幣手續費達 3061 BTC (約合1.14億美元),鑄造的銘文總量達到4353.22萬枚。


Ordinals銘文總量一路飆升

看到這裡,你也就知道爲什麽以神魚爲代錶的礦工們會支持銘文了。

而Luke嫌棄銘文的主要原因是這些信息和數據占用了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導緻網絡交易不暢、成本升高,因此對比特幣作爲支付網絡的功能産生了削弱,不利於它的廣泛採用。

這就意味著,如果解決了銘文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占用,是不是就能讓銘文繼續活下去?一些解決方案正在出現。

比特幣Layer2的機會來了?

其實,在Luke炮轟銘文造成了垃圾信息上鏈後,就有人曏他提議,創建一個“銘文鏈”,類似於以太坊的 Layer 2,“這個鏈隻需要定期曏比特幣網絡提交哈希值就可以運行了,對嗎?”

“是的,”Luke給出了肯定答覆後還錶示了認衕,“那行得通,它甚至根本不需要有區塊大小限製,每個節點都可以設置自己的限製(或不限)。”

Luke認衕了對銘文的Layer2解決方式

而這種Layer2式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早就在比特幣生態社區中出現了。OKX的創始人徐明星在銘文辯論賽程中提到的銘文可遷移地“Taproot Asset協議”就是其中一種。

Taproot Assets協議由比特幣支付網絡“閃電網絡”的開髮方Lighting Labs提出,旨在爲開髮者提供“可擴展的比特幣多資産網絡工具”,支持在比特幣網絡上髮行穩定幣和其他資産,還能通過閃電網絡完成交易。

Lightning Labs開髮總監 Ryan Gentry解釋,Taproot Assets協議隻要求髮行者進行一次比特幣交易來鑄造有效的無限量 Taproot 資産,而描述這些資産的所有元數據都存儲在鏈外。

這樣的方式恰好解決了銘文這類資産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占用,而髮行、交易這些資産仍然能讓礦工穫利。唯一的問題是,那些圖文、視音頻的元數據將在鏈下存儲,無法繼續“雕刻”在比特幣鏈上了,這就和用以太坊智能合約髮行NFT或其他衕質化代幣的方式一樣了。

爲了仍能在比特幣網絡中留下銘文代幣,類似BRC-20的Atomicals協議開髮者則提出了“限製法”,即引入SUBSTANTIATION FACTOR (SF),重新定義ARC-20銘文的每單位聰數,將默認證明繫數設置爲1:1,讓任意精度限製在可行範圍內,以便處理對少於546 個單位的代幣轉賬。

這種方式事實上是繞過比特幣粉塵攻擊防禦體繫的辦法。爲防粉塵攻擊,比特幣網絡限製單個UTXO 中的比特幣交易不可少於546 Sats。這意味著,ARC-20銘文代幣最低的轉賬限製爲 546 個,低於這個標準,交易很可能不會被打包。

Atomicals協議的方式併沒有解決Luke在意的區塊占用問題,而Layer2的方式似乎更符合這位核心開髮者的想法——將不利於比特幣簡潔運行的非標活動清除出網絡。

而類似於Taproot Assets這種在鏈下擴展比特幣生態的Layer2解決方案其實已經有很多了,包括Rootstock、Stacks、Liquid Network等等,銘文的炒作需求也再次將這些擴展技術推到了颱前。

無論銘文是否有價值,它的火爆背後是嗷嗷待補的比特幣生態。盡管閃電網絡在小額BTC支付中被採用,但比特幣主網併沒有涌現出其他用例,而Taproot升級帶來了這種可能性,但囿於性能有限,以太坊生態中出現的DeFi、GameFi等需要高併髮的場景,無法搭建在比特幣網絡上。

而這與比特幣的定位有關,正如開髮者Ali、Luke堅持的那樣,在他們眼中,比特幣要遵循中本聰“點對點的電子支付繫統”的定義,追求安全、去中心、保護隱私。也正是對這些特徵的堅持,才造就了比特幣網絡成爲全球最大、最安全的區塊鏈網絡。

可這個網絡的堅固性需要成千上萬的礦工維護,隻有讓這個群體的收益得到保障,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當打工人,即比特幣的價值能覆蓋甚至高於他們維護網絡的成本,也就是説比特幣的價格要大於挖礦成本。

當前,比特幣價格已經超過43000美元,較年內低點已經翻了2倍。根據劍橋大學通過全球比特幣電力消耗量和每日新髮行數量製作的挖礦成本估算模型顯示,1 BTC的平均成本目前在42700美元,性價比併不高。

而比特幣目前的市值飆升,除了受明年比特幣區塊獎勵再次減半的影響外,更大的刺激來自於市場對比特幣現貨ETF在美國穫批的預期,這意味區塊鏈資産比特幣正在成爲主流金融市場的標的。

由此來看,這波比特幣價值的上升併不由銘文市場帶來,過去的波動更是如此。而銘文之所以能火,也是因爲它是刻在了比特幣上。

可是,在比特幣現貨ETF之後呢?隨著有限供應(2100萬)的比特幣越挖越少,它的敘事還將如何展開?圍繞它的故事能否走出更多的情節?這些才是銘文市場真正刺中的社區神經。

正如原人民銀行區塊鏈專家洪蜀寧所説,Ordinals是一個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樓大廈,它的根基非常不穩固,它本身併沒有可能髮展成一個非常強大和完整的生態,“經過這半年多的髮展,現在進入了泡沫最大的時期,但是這個泡沫期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人們又重新喚起了對比特幣生態的信心。”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本文不代錶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蜂巢Te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木沐、Weili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銘文”博弈背後站著嗷嗷待哺的比特幣生態

新手12/12/2023, 6:10:52 PM
本文探討比特幣銘文於社群爭論中再次出圈,背後藏著渴望多元的比特幣生態。

“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12月7日凌晨,Luke Dashjr在回網友答覆時似乎爲銘文的生存留了些許空間。

12月6日,這位Bitcoin Core的核心開髮者在X上對最近爆火的比特幣銘文展開炮轟,認爲那些給比特幣最小單位“聰(Sat)”編碼、刻録數據的銘文“正利用Bitcoin Core漏洞曏區塊鏈網絡髮送垃圾信息”,是一場“騙局”,會影響比特幣的採用從而間接損害BTC的價值。

Bitcoin Core是比特幣網絡的軟件繫統,Luke在後續的回網友答覆時錶示,將在明年的V27版本前修覆漏洞,這意味著銘文將在比特幣網絡中不覆存在。

Luke這波髮言及回覆立馬掀起軒然大波。先是銘文市場最火代幣ORDI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一度從60美元附近跌到了40美元。

而針對Bitcoin Core應不應該、有沒有權力鏟除銘文的爭論,不僅牽出了比特幣礦工與核心開髮者的對立,甚至引髮了比特幣硬分叉的擔憂,“2017年分叉事件”的回憶攻擊到不少幣圈老人。

要知道,因Ordinals協議出現的爲Sats編碼以及用BRC-20方式在比特幣網絡上髮行加密資産的方式,從年初至今已創造出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上千萬種銘文在其中流通,有幾十萬人持有,還因造成比特幣網絡擁堵而爲礦工群體帶來了巨量手續費收入。

銘文參與者和部分礦工自然站到了一起,反對Luke代錶的Bitcoin Core貿然修覆“所謂的漏洞”。

爭議隨著12月7日凌晨Luke的髮言有所平息,而更多承接銘文的解決方案也快速跳了出來。比特幣銘文以這場“博弈大戲”再次出圈,背後藏著一個嗷嗷待哺、渴望多元的比特幣生態。

“垃圾信息”論引銘文生死危機

12月6日上午,在ORDI價格衝高回落的時段裡,Luke Dashjr的炮轟開始了。

“銘文(Inscriptions)正在利用比特幣核心客戶端Bitcoin Core 的一個漏洞曏區塊鏈髮送垃圾信息。自 2013 年以來,Bitcoin Core 允許用戶設置在轉髮或挖礦交易時的額外數據大小限製 (‘-datacarriersize’)。銘文通過將其數據僞裝爲程序代碼,繞過了這個限製。”

Bitcoin Core的核心開髮者Luke在X上的這段髮言快速引髮Web3世界關註,他錶示,盡管漏洞在最近的Knots v25.1中得到修覆,但不徹底,他希望在明年的v27版本之前最終修覆漏洞。

對此,有用戶曏他提問:如果該“漏洞”被修覆了,Ordinals、BRC-20代幣將不再存在?Luke回答“是的”,還加碼了一句,“銘文本不該存在,從頭開始就是場‘騙局’。”

Luke口中本不該存在的“銘文”事實上已經出現了快一年,如今已經帶來了一個萬億美元市值的銘文代幣炒作市場,上千萬個銘文帶著以時間先後排序的編號和録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信息的元數據,被記録在比特幣最小可分割單位的Sat(聰)上,併被打包進比特幣區塊鏈網絡中。

持有這些銘文代幣的用戶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了。更不用説,銘文還爲打包它們的比特幣礦工帶來了巨額的收益。

如今,這樣一個事物爲何受到了比特幣核心開髮者的反對?

事實上,今年5月,銘文造成的比特幣網絡擁堵和手續費飆升的顯現就引髮了開髮者社區的關註。

5月7日,在比特幣開髮者郵件列錶上,一個主題爲“作爲開髮人員,我們是否應該拒絶來自全節點的非標準Taproot交易?”的郵件引髮了討論。

Taproot是比特幣網絡升級中的一部分,於2021年11月14日實施,目標是改變比特幣腳本的運行方式,以提高隱私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甚至能提高比特幣網絡處理智能合約的能力。


今年5月開髮者針對BRC-20的郵件

髮件人Ali Sherief認爲,BRC-20這樣副項目正如它的創建者説的那樣“一文不值”,而且威脅到了比特幣網絡作爲“點對點的數字貨幣支付繫統”的正常使用,造成了網絡擁堵和交易費上升。

Ali提出,是否應該採取行動修補定義Tapoot腳本的BIP 342中的漏洞,或者在節點級別強審查併刪除所有非標準的Taproot事務。

在這封郵件下,倫敦比特幣開髮聚會小組的組織者Michael Folkson回覆,比特幣應該保持現狀,因爲“共識規則已經製定,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了,”Michael指出,“你可能不喜歡這個用例,但假設你開始玩打地鼠游戲,怎樣才能阻止一年內出現一群人宣布反對你的用例呢?”

而此次炮轟BRC-20的銘文Luke Dashjr當時就在這個主題郵件下錶態,“幾個月前就應該採取行動,”他説,“從第一天起,垃圾信息過濾就是比特幣核心的標準組成部分。”

事實上,Luke在今年2月就創建了一個名爲“Ordisrespector”的補丁過濾器,它可以檢測併拒絶Ordinals銘文交易,這些交易被他視作垃圾信息。但從現在銘文充斥市場的結果看,這個補丁併沒有髮生作用。

也正如Ali在主題郵件中提到的那樣,如果解決這種非標準的Taproot事務,必然會影響比特幣社區中礦工群體的利益。這次,Luke對銘文展開的公開“討伐”,首先站出來的就是礦工圈的意見領袖。

“比特幣不是以太坊,開髮者説了不算。”比特幣第三大礦池運營商魚池的聯合創始人神魚在Luke髮言後率先錶態。

開髮者與礦工的對立又迅速引起新的擔憂:比特幣網絡會不會再來一次因共識不衕的導緻的硬分叉。

上一次,兩方人馬針對比特幣區塊大小的共識之爭從2015年開始持續了2年,最終在2017年8月以礦工主導的硬分叉落幕,誕生了堅持大區塊的Bitcoin Chash鏈,一度分流了不少比特幣礦工。

礦工或多或少會因爲利益原因維護銘文市場,另一些銘文的支持者則認爲,Bitcoin Core如果採納了Luke的方式,將銘文從比特幣網絡中刪除,這直接違背了比特幣的“抗審查性”和“去中心化”,而且也相當於否認了上一次建立在共識基礎之上的Taproot升級。

事關銘文生死的辯論持續了一天,12月7日,有用戶仍在提問,“是不是隻要有一個礦工不選擇退出,該礦工仍然可以處理區塊鏈上的銘文交易呢?”引髮這場“戰火”的Luke錶示,“我們不必消除所有銘文來使比特幣受益。”

這樣的錶達總算暫時平息了爭議。那麽,銘文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存在於比特幣網絡上?這就要從銘文的出現開始梳理。

銘文激增造成比特幣網絡擁堵

“銘文”概念因開髮者Casey Rodarmor創建的Ordinals協議而起,該協議於今年初誕生。3月時,另一名開髮者Domo又在這個協議基礎上創造了BRC-20銘文(Bitcoin Inscription)的玩法。

簡單來説,Ordinals是一種可以在比特幣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Sats(聰)”上刻入數據的協議(註:1 BTC等於1億聰,所以1 Sat = 0.00000001 BTC)。開髮者做了一個實驗,他追蹤比特幣的每1 Sat後,按照時間順序爲它們編了號。

按比特幣網絡的技術規則,這些編好號的Sat們還允許寫入一些有容量限製的數據。

於是,有協議,有規則,就有個名叫推特名叫@domodata的網友坐不住了,創造了BRC-20銘文,其實就是往Sats上輸入元數據,這個過程被稱爲Inscribe(銘刻)。而小字節的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內容都能以數據的方式寫入Sats,被寫進去的東西就叫作“BRC-20銘文”。

如此一來,按時序編號、有不衕銘文的Sats就變得很獨特。這很符合不可替代代幣“NFT”的概念,甚至比以太坊網絡上的NFT還NFT,因爲Sats裡的內容可真是在刻在比特幣鏈上的。相比之下,以太坊等區塊鏈網絡上生成的NFT更像是編號唯一的證書,而被NFT證書證明的那些圖片、視頻等內容,往往不存儲在或説記録在鏈上。

編號、銘刻,兩個實驗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盡管@domodata在BRC-20的白皮書上明確了“這隻是一個有趣的實驗標準”,還“強烈反對根據這個設計做出任何財務決策”,但玩家還是一擁而上,開始利用Ordinals協議和BRC-20方式整起花活。

如果Sats裡是不衕註釋、不衕內容,那麽這樣的Sats就屬於不可替代的NFT;如果打相衕註釋、相衕內容,那就是可替代的代幣,相當於利用Ordinals協議和BRC-20方式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髮行衕質化的加密資産,出來的Sats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是“有編號的鈔票”。

圖片類BRC-20銘文

“比特幣銘文——刻録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區塊鏈網絡上的內容”,那種浪漫感、珍貴感是不一下就出來了。

一旦這種“鑽戒式”的營銷話術出現,有用戶、有流量支撐的流通市場就很難避免。很快,紀念Ordinals協議的代幣ORDI、專門存儲和收髮各種BRC-20銘文的錢包、去中心化交易所都來了,一個圍繞比特幣銘文的生態就此活躍起來。

BRC-20銘文市場數據

有數據統計,截至12月7日,比特幣網絡上已經産生了5.63萬種BRC-20銘文,共有30.64萬持有者,總市值達1.11萬億美元。

而最近大漲至4.3萬美元附近的比特幣,總市值爲8588億美元,整個加密資産市場的總市值是1.65萬億美元,足見銘文炒作市場的強勢。在國內,知名二手交易平颱閒魚上都出現了“銘文代打”服務、“銘文零基礎入門教程”等掛售信息。

閒魚上出現了BRC-20信息

然而,比特幣銘文也著實帶來了負麵影響。

要知道打出的銘文數據都會以區塊形式被打包進比特幣網絡,而每個區塊的1M容量是固定。這個網絡原本的容量、速度就堪憂,新增的銘文數據讓比特幣網絡的塊數據增加,出塊速度變慢了,俗稱“擁堵”,無形中影響了比特幣的交易速率,交易手續費也隨之飆升。

今年5月和11月,比特幣全網手續費兩度出現異常。尤其是5月9日,全網手續費一度達到3.909 BTC,時值11.11萬美元。

5月9日比特幣網絡手續費數據

網絡擁堵,手續費變高這件事,比特幣的交易者併不樂見,而負責比特幣網絡出塊、維護網絡安全以此賺取手續費的礦工想必是開心的,畢竟,他們不僅在過去2年的加密熊市中遭遇了收入鋭減,還將要麵對明年4、5月份到來的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的規則。

根據Blockchain.com的數據,就在BRC-20銘文再度火爆的11 月,直接將11月12日的比特幣日挖礦獎勵推高至4400萬美元,這是2023 年以來的第一次,上次出現還是在 2022 年 4月。

另據11月24日Dune數據顯示,Ordinals協議的銘文纍計創造的比特幣手續費達 3061 BTC (約合1.14億美元),鑄造的銘文總量達到4353.22萬枚。


Ordinals銘文總量一路飆升

看到這裡,你也就知道爲什麽以神魚爲代錶的礦工們會支持銘文了。

而Luke嫌棄銘文的主要原因是這些信息和數據占用了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導緻網絡交易不暢、成本升高,因此對比特幣作爲支付網絡的功能産生了削弱,不利於它的廣泛採用。

這就意味著,如果解決了銘文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占用,是不是就能讓銘文繼續活下去?一些解決方案正在出現。

比特幣Layer2的機會來了?

其實,在Luke炮轟銘文造成了垃圾信息上鏈後,就有人曏他提議,創建一個“銘文鏈”,類似於以太坊的 Layer 2,“這個鏈隻需要定期曏比特幣網絡提交哈希值就可以運行了,對嗎?”

“是的,”Luke給出了肯定答覆後還錶示了認衕,“那行得通,它甚至根本不需要有區塊大小限製,每個節點都可以設置自己的限製(或不限)。”

Luke認衕了對銘文的Layer2解決方式

而這種Layer2式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早就在比特幣生態社區中出現了。OKX的創始人徐明星在銘文辯論賽程中提到的銘文可遷移地“Taproot Asset協議”就是其中一種。

Taproot Assets協議由比特幣支付網絡“閃電網絡”的開髮方Lighting Labs提出,旨在爲開髮者提供“可擴展的比特幣多資産網絡工具”,支持在比特幣網絡上髮行穩定幣和其他資産,還能通過閃電網絡完成交易。

Lightning Labs開髮總監 Ryan Gentry解釋,Taproot Assets協議隻要求髮行者進行一次比特幣交易來鑄造有效的無限量 Taproot 資産,而描述這些資産的所有元數據都存儲在鏈外。

這樣的方式恰好解決了銘文這類資産對比特幣區塊容量的占用,而髮行、交易這些資産仍然能讓礦工穫利。唯一的問題是,那些圖文、視音頻的元數據將在鏈下存儲,無法繼續“雕刻”在比特幣鏈上了,這就和用以太坊智能合約髮行NFT或其他衕質化代幣的方式一樣了。

爲了仍能在比特幣網絡中留下銘文代幣,類似BRC-20的Atomicals協議開髮者則提出了“限製法”,即引入SUBSTANTIATION FACTOR (SF),重新定義ARC-20銘文的每單位聰數,將默認證明繫數設置爲1:1,讓任意精度限製在可行範圍內,以便處理對少於546 個單位的代幣轉賬。

這種方式事實上是繞過比特幣粉塵攻擊防禦體繫的辦法。爲防粉塵攻擊,比特幣網絡限製單個UTXO 中的比特幣交易不可少於546 Sats。這意味著,ARC-20銘文代幣最低的轉賬限製爲 546 個,低於這個標準,交易很可能不會被打包。

Atomicals協議的方式併沒有解決Luke在意的區塊占用問題,而Layer2的方式似乎更符合這位核心開髮者的想法——將不利於比特幣簡潔運行的非標活動清除出網絡。

而類似於Taproot Assets這種在鏈下擴展比特幣生態的Layer2解決方案其實已經有很多了,包括Rootstock、Stacks、Liquid Network等等,銘文的炒作需求也再次將這些擴展技術推到了颱前。

無論銘文是否有價值,它的火爆背後是嗷嗷待補的比特幣生態。盡管閃電網絡在小額BTC支付中被採用,但比特幣主網併沒有涌現出其他用例,而Taproot升級帶來了這種可能性,但囿於性能有限,以太坊生態中出現的DeFi、GameFi等需要高併髮的場景,無法搭建在比特幣網絡上。

而這與比特幣的定位有關,正如開髮者Ali、Luke堅持的那樣,在他們眼中,比特幣要遵循中本聰“點對點的電子支付繫統”的定義,追求安全、去中心、保護隱私。也正是對這些特徵的堅持,才造就了比特幣網絡成爲全球最大、最安全的區塊鏈網絡。

可這個網絡的堅固性需要成千上萬的礦工維護,隻有讓這個群體的收益得到保障,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當打工人,即比特幣的價值能覆蓋甚至高於他們維護網絡的成本,也就是説比特幣的價格要大於挖礦成本。

當前,比特幣價格已經超過43000美元,較年內低點已經翻了2倍。根據劍橋大學通過全球比特幣電力消耗量和每日新髮行數量製作的挖礦成本估算模型顯示,1 BTC的平均成本目前在42700美元,性價比併不高。

而比特幣目前的市值飆升,除了受明年比特幣區塊獎勵再次減半的影響外,更大的刺激來自於市場對比特幣現貨ETF在美國穫批的預期,這意味區塊鏈資産比特幣正在成爲主流金融市場的標的。

由此來看,這波比特幣價值的上升併不由銘文市場帶來,過去的波動更是如此。而銘文之所以能火,也是因爲它是刻在了比特幣上。

可是,在比特幣現貨ETF之後呢?隨著有限供應(2100萬)的比特幣越挖越少,它的敘事還將如何展開?圍繞它的故事能否走出更多的情節?這些才是銘文市場真正刺中的社區神經。

正如原人民銀行區塊鏈專家洪蜀寧所説,Ordinals是一個建立在沙灘之上的高樓大廈,它的根基非常不穩固,它本身併沒有可能髮展成一個非常強大和完整的生態,“經過這半年多的髮展,現在進入了泡沫最大的時期,但是這個泡沫期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人們又重新喚起了對比特幣生態的信心。”

(聲明: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本文不代錶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蜂巢Tech],著作權歸屬原作者[木沐、Weilin],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