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 Stacks趨勢上升,ARB和OP之間誰會贏得勝利?

2023-09-12, 03:01

什麼是軟件堆棧?

區塊鏈DAPP正進入Rollup時代, 以太坊 主網正逐漸成為負責系統安全和最終結算層的核心角色。面對高 Gas、低 TPS 和低程式設計自由度的情況,Web3 開發者將不得不面對以下解決方案:

  • 尋找其他高併發性和安全性 L1
  • 遷移到具有更高可擴展性的 L2
  • 尋找可定制的堆疊 L3 解決方案

在上一轮公链之争中,第一种解决方案似乎是可行的,但随着 L2 的崛起,流量将迁移到 L2。然而,第二种解决方案仍然让开发者依赖特定的生态系统。因此,使用 L2。 堆疊 創建可擴展且可定制的解決方案將成為開發人員的重要選擇。

StarkNet的母公司StarkWare早在2021年底就首次提出了L3,這指的是建立在L2之上的高度可擴展的層次結構。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在L2的基礎上添加一個buff,理論上繼承了以太坊主網的安全性,同時與L2相比具有高效的跨鏈互操作性和較低的交互成本。

雖然業界尚未對L3提供明確的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OP Stacks的SuperChain、Arbitrum Orbit的L3以及Hyperchain等 Polygon zkSync 的 CDK 在基于 L3 架構的軟體堆疊戰爭中引發了爭議。

來源:Twitter @ 0x Ning 0x

OP 堆疊:機構採用和生態繁榮

早在2022年10月, 樂觀 提出了OP Stack的概念。它为開發人員提供了標準化的開源模塊組件,使他們能夠在以太坊上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建立L2區塊鏈,而無需使用樂觀滾動。

OP 堆疊由四個主要組件組成:

其中一個是主網。OP主網是一個便宜快速的以太坊Layer2網絡,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

第二個是合約。一個實現 OP Stack 的核心邏輯和功能的智能合約。OP 合約包括狀態轉換系統(STS)、欺詐證明者(FP)、狀態承諾鏈(SCC)和規範交易鏈(CTC)。

第三個是服務。它可以提供數據可用性,數據同步和在Layer1和Layer2之間的通信服務。

第四個是工具。用於推動OP堆疊式區塊鏈的開發、測試、部署、監控和調試。

簡而言之,OP Stack 讓開發人員能夠輕鬆有效地構建自己的區塊鏈,以滿足特定情境的需求。OP Stack 旨在加強以太坊社區內的互通性,標誌著高度相容的 Layer2 和 Layer3 的快速增長的初始階段,統稱為 Optimism 生態系統中的 op-chains。

根據 OP 官方展望,op 鏈之間的邊界將會消失,形成一個統一的超級鏈 (Superchain)。超級鏈是由 OP 鏈組成的去中心化網絡,無縫集成多個運營鏈,共享安全性、通信層和開源技術堆棧 (OP 堆棧)。

來源: 網絡

得益於高度開源友好的模塊化架構和B端機構採用的優勢,OP Stack在自由、開放和生態繁榮方面遙遙領先。使用OP Stack構建的鏈上TVL已累積近30億美元。

例如,由Coinbase推出的基礎鏈,專注於NFT協議的Zora Network,去中心化期權交易平台Aevo,以及由Public Goods Network開發的 Gitcoin 所有都已部署並基於OP Stack啟動。此外,BNBd的L2鏈opBNB,綠色區塊鏈 Celo, 並且正在基於 OP Stack 構建和測試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Dex Exchange。

Arbitrum Orbit:遊戲軌道的新霸主

Arbitum Orbit是Arbitum的四大核心產品之一,它是基於Arbitum基金會於今年三月推出的Arbitum Rollup結算層的可擴展解決方案。

ARB的困境在於,儘管它推出了與OP堆棧競爭的Orbiter L3堆棧,以及強大的Orbitrum one商業數據和性能更高的Orbitrum nova,但在L2蓬勃發展的階段,沒有太多大型項目願意定義自己為L3並在蓬勃發展的L2階段使用Orbitrum one作為它們的DA層。擁有良好的工業資源(用戶、開發者、IP內容)的項目往往傾向於構建L2,這意味著更高的估值上限和更廣泛的用戶定位。

開發者可以基於現有的Arbitum L2鏈(One、Nova、Test Goerli)構建專屬應用鏈,可以靈活選擇共識機制、治理模式、費用代幣、隱私等。相較於OP Stack,它為開發者提供了高度自治的經濟模型和其他選項。

資料來源:網際網路公開資料

最近,Sanko GameCorp、第3層區塊鏈Xai等以遊戲為重點的公司成為Arbitrum Orbit的第一批合作夥伴。以太坊擴展項目AltLayer也宣布支持第3層區塊鏈Arbitrum Orbit。衍生品交易平台Syndr宣布推出基於Arbitrum Orbit的測試網,成為第一個Arbitrum Orbit Chain生態系DeFi協議。

Arbitrum在社交和遊戲領域佔主導地位,在Orbit鏈中的佈局比OP Stack更快,但它也有問題。Arbitrum Orbit的可用數據層僅限於Arbitrum One,商業使用需要獲得Arbitrum Foundation或DAO的批准。Arbitrum Orbit鏈並非完全隔離的區塊鏈網絡,互操作功能尚未開放,對開發者不像OP Stack那樣友好和開放。

結論

“一鍵式鏈式發射”模組化元件的競爭才剛剛開始。OP Stack依託其在早期干預和機構協作社區的優勢,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在生態自由度、繁榮度和規模方面排名第一。但是,Orbitrum Orbit是高度可定製的,特別適用於遊戲和社交媒體等高容量用例。憑藉其巨大的L2網路效應,它可能會解鎖更多新的遊戲玩法。

與此同時,優秀的市場營銷和資源整合能力的Polygon CDK,以及專注於效率和安全性的ZK Stack,逐漸加入了戰場。目前尚不清楚誰是贏家,誰是輸家。然而,持續保持創新和迭代、開放和透明、堅持去中心化的L2 Stack將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生態系統的繁榮能否賦能現有的治理代幣仍需長期觀察。

了解更多關於Web3: https://www.gate.io/web3


作者:Peter L., Gate.io 研究員
譯者:喬伊·
本文僅代表研究人員的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Gate.io保留本文的所有權利。在引用Gate.io的情況下,轉載本文是允許的。對於侵犯版權的情況,我們將採取法律行動。


分享一下
目錄
gate logo
Gate
即刻交易
加入 Gate 贏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