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io.net(IO)?

新手5/19/2025, 7:13:20 AM
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高效能運算網路,致力於解決 AI 和機器學習領域的算力瓶頸,透過連結全球閒置的 GPU 資源,提供低成本、高彈性的分散式運算力,打破對中心化雲端平台的限制,io.net 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更是推動 AI 基礎設施去中心化的關鍵力量。

前言

在這個 AI 技術狂飆的年代,算力已經不只是科技術語,更是一種戰略資源,而 io.net 正是這場數位工業革命中的關鍵玩家,與其說 io.net 是一個項目,不如說它是一場去中心化算力的解放運動。

io.net 是什麼?

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高效能運算網路,專爲滿足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重度算力需求而生,這個網路背後的核心精神是:讓所有人都能以極低成本,取得原本只屬於大型雲端業者(像 AWS、GCP、Azure)才有的 GPU 分散式運算資源。更宏觀地看,io.net 是建立在 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概念之上,透過串連全球閒置的 GPU 資源(像是資料中心、礦工閒置設備、FIL、Render 等硬體網路),打造一個開放、彈性、可擴展、去信任化的算力平台。

他們的願景非常直接:“Compute is the new oil.”—— 算力就是這一代的數位石油,而 IO Coin 則是這個算力經濟的燃料。

中心化雲端的痛點

目前,主流 AI/ML 開發者都依賴中心化雲端平台來取得 GPU 資源,但這套系統的缺陷越來越明顯:

  1. 算力不足
    全球 AI 領域對於 GPU 的需求正以指數級爆炸,但像 AWS、GCP、Azure 這些業者的 GPU 供應量遠遠無法追上需求,常常等上數周都租不到需要的型號。

  2. 選擇少
    就算租得到 GPU,位置、型號、延遲、資安等配置選項也非常有限,得照中心化平台的規則走,彈性幾乎爲零。

  3. 價格高昂
    訓練模型成本動輒上萬美金起跳,大型專案一個月下來可能就燒掉數十萬美元的算力費用,這對中小型團隊根本是不可能任務。

io.net 將去中心化的算力解放

io.net 把解方建構在一個簡單但強大的核心概念:把全球未被充分利用的 GPU 聚合起來,變成一個巨型、彈性、低成本的分散式算力網路。這個系統可以讓工程師和開發者像呼吸一樣,輕鬆調用大量 GPU 資源,並依照自己需求選擇區域、硬體等細節配置。io.net 提供:

  • 自動編排
  • 故障容錯
  • 動態調度
  • 分散式運算支持(包含分布式訓練、模型服務、強化學習、超參數調校等)

它不只是一個雲端替代方案,更是一個設計給 AI/ML 時代的運算新基礎設施。

io.net 的運作機制

io.net 的整體設計針對 Python 運算工作負載進行優化,特別適合 AI/ML 工作流,包含以下幾種應用場景:

  1. 模型推論與服務(Batch Inference & Model Serving)
    當模型訓練完成後,推論的階段往往需要快速處理大量資料,io.net 讓開發者能在分散式 GPU 上,平行進行模型推論與部署,簡化整個模型服務流程並提升效率。

  2. 平行訓練(Parallel Training)
    單一設備的記憶體與運算力終究有限,尤其是面對大型語言模型(LLM)或多模態模型時,傳統方式早已捉襟見肘,io.net 利用模型與資料平行化(Model/Data Parallelism)策略,搭配分散式運算框架,打破單機瓶頸。

  3. 超參數調校(Hyperparameter Tuning)
    超參數實驗本來就適合平行化,io.net 提供完善的支援,包括自動 checkpoint 檢查點儲存、最佳參數記錄、彈性資源配置等,大幅縮短模型最佳化時間。

  4. 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訓練通常伴隨著龐大的環境互動與即時反饋需求,io.net 整合開源 RL 套件,提供簡單 API 支援大規模 RL 工作負載,適合產品級別的分散式訓練。

$IO 代幣經濟學

在 io.net 的去中心化算力網路中,$IO 不是配角,而是整個系統的能量循環核心,這不只是一顆單純的支付代幣,而是用來驅動供需匹配、參與治理、激勵貢獻者、甚至協助價值捕捉的強大機制。以下幾點爲 $IO 代幣相關資訊:

1. 固定總量

$IO 的總量被硬性限制在 8 億顆,其中有:

  • 5 億顆在主網啓動時釋出,用於社群、貢獻者、早期參與者與流動性。
  • 3 億顆透過每小時發放的方式,在 20 年內逐步獎勵算力供應者(Suppliers)與質押者(Stakers)。

這種固定供給 + 緩慢釋出的模型,讓 $IO 天生帶有比中心化平台更健康的稀缺性特質,避免無限制增發稀釋用戶資產的風險。

2. 每小時獎勵

$IO 採用類似比特幣的排程式發放邏輯,但進一步細化爲每小時發獎,長期釋放,具體規則如下:

  • 第一年年通膨率爲 8%。
  • 每月遞減 1.02% 的釋出速度(年減約 12%),直到總量達上限。

這讓整體網路具備長期穩定性,也讓供應者與質押者有穩定可預期的收益模型,不再依賴浮動補貼或行銷空投,是一種可持續的 DePIN 激勵設計。


(排放率作爲總排放池的函數,來源:docs.io.net)


(年通膨率,來源:docs.io.net)


(以年份已發行的貨幣與剩餘待發行的貨幣,來源:docs.io.net)

3. 程式化銷毀機制

$IO 並非單純地發放後不管,它還導入了動態燒毀機制,這也是其通縮設計的關鍵:

  • io.net 的 GPU 雲端網路(IOG Network)會產生收入。
  • 系統會使用這些收入,回購並銷毀 $IO。
  • 銷毀比例會依照市場價格自動調整,讓供需關係動態平衡。

這代表著越多人用 io.net,$IO 就越稀缺、價值越高,是一種自驅型的價值捕捉與抗膨設計,比起傳統收入 = 中心化公司利潤的邏輯,這裏的收入是用來強化整體代幣生態的。

開始進行 IO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IO_USDT

總結

io.net 是讓 Web3 精神真正進入 AI 基礎建設領域的革命性平台,在算力被壟斷、AI 被集中化壟斷的今天,io.net 嘗試用去中心化的力量,打開另一扇通往開放、自由、公平算力經濟的大門,如果說區塊鏈解放了金融,去中心化社群治理改寫了組織模式,那麼 io.net 將會是解放 AI 能力、算力自由的關鍵一環,我們正處在 AI 與 DePIN 結合的交叉點上,接下來的算力戰場,已經不只是誰能提供最多,而是誰能最快釋放全球的潛能。

Автор: Allen
* Ця інформація не є фінансовою порадою чи будь-якою іншою рекомендацією, запропонованою чи схваленою Gate.
* Цю статтю заборонено відтворювати, передавати чи копіювати без посилання на Gate. Порушення є порушенням Закону про авторське право і може бути предметом судового розгляду.

什麼是 io.net(IO)?

新手5/19/2025, 7:13:20 AM
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高效能運算網路,致力於解決 AI 和機器學習領域的算力瓶頸,透過連結全球閒置的 GPU 資源,提供低成本、高彈性的分散式運算力,打破對中心化雲端平台的限制,io.net 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更是推動 AI 基礎設施去中心化的關鍵力量。

前言

在這個 AI 技術狂飆的年代,算力已經不只是科技術語,更是一種戰略資源,而 io.net 正是這場數位工業革命中的關鍵玩家,與其說 io.net 是一個項目,不如說它是一場去中心化算力的解放運動。

io.net 是什麼?

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高效能運算網路,專爲滿足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重度算力需求而生,這個網路背後的核心精神是:讓所有人都能以極低成本,取得原本只屬於大型雲端業者(像 AWS、GCP、Azure)才有的 GPU 分散式運算資源。更宏觀地看,io.net 是建立在 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概念之上,透過串連全球閒置的 GPU 資源(像是資料中心、礦工閒置設備、FIL、Render 等硬體網路),打造一個開放、彈性、可擴展、去信任化的算力平台。

他們的願景非常直接:“Compute is the new oil.”—— 算力就是這一代的數位石油,而 IO Coin 則是這個算力經濟的燃料。

中心化雲端的痛點

目前,主流 AI/ML 開發者都依賴中心化雲端平台來取得 GPU 資源,但這套系統的缺陷越來越明顯:

  1. 算力不足
    全球 AI 領域對於 GPU 的需求正以指數級爆炸,但像 AWS、GCP、Azure 這些業者的 GPU 供應量遠遠無法追上需求,常常等上數周都租不到需要的型號。

  2. 選擇少
    就算租得到 GPU,位置、型號、延遲、資安等配置選項也非常有限,得照中心化平台的規則走,彈性幾乎爲零。

  3. 價格高昂
    訓練模型成本動輒上萬美金起跳,大型專案一個月下來可能就燒掉數十萬美元的算力費用,這對中小型團隊根本是不可能任務。

io.net 將去中心化的算力解放

io.net 把解方建構在一個簡單但強大的核心概念:把全球未被充分利用的 GPU 聚合起來,變成一個巨型、彈性、低成本的分散式算力網路。這個系統可以讓工程師和開發者像呼吸一樣,輕鬆調用大量 GPU 資源,並依照自己需求選擇區域、硬體等細節配置。io.net 提供:

  • 自動編排
  • 故障容錯
  • 動態調度
  • 分散式運算支持(包含分布式訓練、模型服務、強化學習、超參數調校等)

它不只是一個雲端替代方案,更是一個設計給 AI/ML 時代的運算新基礎設施。

io.net 的運作機制

io.net 的整體設計針對 Python 運算工作負載進行優化,特別適合 AI/ML 工作流,包含以下幾種應用場景:

  1. 模型推論與服務(Batch Inference & Model Serving)
    當模型訓練完成後,推論的階段往往需要快速處理大量資料,io.net 讓開發者能在分散式 GPU 上,平行進行模型推論與部署,簡化整個模型服務流程並提升效率。

  2. 平行訓練(Parallel Training)
    單一設備的記憶體與運算力終究有限,尤其是面對大型語言模型(LLM)或多模態模型時,傳統方式早已捉襟見肘,io.net 利用模型與資料平行化(Model/Data Parallelism)策略,搭配分散式運算框架,打破單機瓶頸。

  3. 超參數調校(Hyperparameter Tuning)
    超參數實驗本來就適合平行化,io.net 提供完善的支援,包括自動 checkpoint 檢查點儲存、最佳參數記錄、彈性資源配置等,大幅縮短模型最佳化時間。

  4. 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訓練通常伴隨著龐大的環境互動與即時反饋需求,io.net 整合開源 RL 套件,提供簡單 API 支援大規模 RL 工作負載,適合產品級別的分散式訓練。

$IO 代幣經濟學

在 io.net 的去中心化算力網路中,$IO 不是配角,而是整個系統的能量循環核心,這不只是一顆單純的支付代幣,而是用來驅動供需匹配、參與治理、激勵貢獻者、甚至協助價值捕捉的強大機制。以下幾點爲 $IO 代幣相關資訊:

1. 固定總量

$IO 的總量被硬性限制在 8 億顆,其中有:

  • 5 億顆在主網啓動時釋出,用於社群、貢獻者、早期參與者與流動性。
  • 3 億顆透過每小時發放的方式,在 20 年內逐步獎勵算力供應者(Suppliers)與質押者(Stakers)。

這種固定供給 + 緩慢釋出的模型,讓 $IO 天生帶有比中心化平台更健康的稀缺性特質,避免無限制增發稀釋用戶資產的風險。

2. 每小時獎勵

$IO 採用類似比特幣的排程式發放邏輯,但進一步細化爲每小時發獎,長期釋放,具體規則如下:

  • 第一年年通膨率爲 8%。
  • 每月遞減 1.02% 的釋出速度(年減約 12%),直到總量達上限。

這讓整體網路具備長期穩定性,也讓供應者與質押者有穩定可預期的收益模型,不再依賴浮動補貼或行銷空投,是一種可持續的 DePIN 激勵設計。


(排放率作爲總排放池的函數,來源:docs.io.net)


(年通膨率,來源:docs.io.net)


(以年份已發行的貨幣與剩餘待發行的貨幣,來源:docs.io.net)

3. 程式化銷毀機制

$IO 並非單純地發放後不管,它還導入了動態燒毀機制,這也是其通縮設計的關鍵:

  • io.net 的 GPU 雲端網路(IOG Network)會產生收入。
  • 系統會使用這些收入,回購並銷毀 $IO。
  • 銷毀比例會依照市場價格自動調整,讓供需關係動態平衡。

這代表著越多人用 io.net,$IO 就越稀缺、價值越高,是一種自驅型的價值捕捉與抗膨設計,比起傳統收入 = 中心化公司利潤的邏輯,這裏的收入是用來強化整體代幣生態的。

開始進行 IO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IO_USDT

總結

io.net 是讓 Web3 精神真正進入 AI 基礎建設領域的革命性平台,在算力被壟斷、AI 被集中化壟斷的今天,io.net 嘗試用去中心化的力量,打開另一扇通往開放、自由、公平算力經濟的大門,如果說區塊鏈解放了金融,去中心化社群治理改寫了組織模式,那麼 io.net 將會是解放 AI 能力、算力自由的關鍵一環,我們正處在 AI 與 DePIN 結合的交叉點上,接下來的算力戰場,已經不只是誰能提供最多,而是誰能最快釋放全球的潛能。

Автор: Allen
* Ця інформація не є фінансовою порадою чи будь-якою іншою рекомендацією, запропонованою чи схваленою Gate.
* Цю статтю заборонено відтворювати, передавати чи копіювати без посилання на Gate. Порушення є порушенням Закону про авторське право і може бути предметом судового розгляду.
Розпочати зараз
Зареєструйтеся та отримайте ваучер на
$100
!